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浅谈

【作者】 赵会敏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是我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中对识字教学几点尝试:
  一、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1.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小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邮递员送信……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活动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让小学生做字卡,巩固小学生识字量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快速的识字,我让小学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拼音,小学生很乐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学生字,然后让同桌两人利用字卡互相帮助识字;有时让学生做“摆长龙”游戏,复习巩固生字。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收好字卡,制作了“识字袋”,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二、拓宽识字途径,扩展小学生识字的数量
  每一周我都精心准备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阅读课上讲给学生听,并且告诉学生“老师通过读书知道的”,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过两、三周进行一次评比,选出“故事大王”,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故事,而且还学会了很多字。再比如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下等等,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三、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小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小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小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小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于是我将认识较多字的小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帮助识字的较少的小学生,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习惯。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一学期的培养,小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小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就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小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交代每个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故事书,现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识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总之,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小学生识字的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小学生识字教学就会更轻松,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