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用绘本架起淳淳父爱桥
【作者】 张小平
【机构】 江苏如皋市白蒲镇勇敢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爱和母爱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缺少,可因长期在外打工或天天忙着上班的爸爸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我们通过绘本在父子(女)间架起一座淳淳父爱桥。行走在这座桥上,幼儿的性格变得开朗、心胸变得亮堂,在他们的世界里,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情感的种子。
关键词:父爱 幼儿 绘本
对现在的幼儿来说,“父亲”是一种陌生的称谓。父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总是那样坚贞、隐忍、淳厚,不易觉察。而从幼儿两片嘴唇之间蹦出来的“爸爸”,声音是那么的清脆,饱含着嗔嗲的爱意、绵长的温馨。他们对于爸爸的爱,却不如对妈妈的那般直接和透亮,因长期在外打工或天天忙着上班的爸爸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在一次与班上欢欢的妈妈交流过程中得知:欢欢的成长生活几乎都是妈妈在照料,欢欢总是问:“爸爸呢?爸爸为什么白天不在家?我想要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妈妈只能告诉她:“爸爸很忙,他在上班挣钱啊,这样就能给欢欢买漂亮的衣服,买许多好玩的玩具啦。”妈妈每次看到欢欢失望地走开,很心痛!是啊,爸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书分享日到了,这次欢欢带来了一本绘本《给爸爸的吻》。看到孩子们围着欢欢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我心为之一动,何不让绘本架起一座淳淳父爱桥?心动不如行动,为了让幼儿渴望父爱的心灵得到慰藉,在父亲节来临前,我搜集了一系列关于父爱主题的幼儿绘本。
一、用心选择,收获多多
绘本渐渐成为当代孩子最要好的“玩伴”。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绘本正是让孩子带着轻松的心态开始阅读的第一步。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挑选富含丰富情节的绘本,有趣的故事更能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无限魅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绘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母爱和父爱都不可缺少,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关于母爱的绘本很多,可关于父爱的绘本呢?我经网上搜集、书店购买,用心选择后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海马先生》、《我爱爸爸》、《给爸爸的吻》、《熊爸爸》、《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熊爸爸不怕》、《晚安,小熊》、《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包括:《聚会》、《做游戏》、《我长大了》、《搬家》、《当厨师》)、《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狐狸爸爸鸭儿子》、《和爸爸一起散步》、《我的爸爸真麻烦》、《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和爸爸》、《你睡不着吗?》、《变形记》、《像爸爸一样》、《小鳄狼喜欢他的爸爸》等二十多本。这些绘本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有瑞典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英国的《我爸爸》、法国的《巴巴爸爸的诞生》、日本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等。《爸爸,我爱你!》中有国际级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创作的偶像爸爸形象。在《我爸爸》中,“太阳”则隐藏在书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爸爸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幅画着“太阳”的画;大野狼灰溜溜逃走时门上也出现了太阳;就连爸爸的睡衣纽扣也是小太阳的……作者在暗示我们:“爸爸”是宝宝心中的“太阳”!
我们都说绘本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其实他们天生爱幻想,绘本的形式正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通过绘本明快活泼的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孩子身临其境,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二、正确指导,享受美美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绘本阅读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想象世界。
老师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打开绘本,简单的文字,生动的图片,这些都是帮助孩子激发想象的道具,可以引导孩子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孩子看绘本,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孩子通过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老师可以采取多种角度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孩子走进绘本的世界,我们不应该纠结在绘本的一段或一篇中,而是让孩子连贯地领悟到绘本语言表达和绘画创作的真正形式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将绘本的真正内涵传达给他们。
绘本的画面是有限的,可“画外之音”是丰富的,教师如能挖掘出绘本中的这些“留白”之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绘本《给爸爸的吻》的温暖和智慧之源,来自小熊的爸爸那柔和、细致和耐心的舔犊之爱,这种爱从小熊爸爸的心灵、目光、谈话里,还有那机智的行动举止中,轻轻地、缓缓地流露出来,如涓涓清泉滋润着小熊幼小的生命和单纯的心灵。而小熊献给爸爸的那个甜甜的吻,还有那个大大的拥抱,就是对这温暖的、无私的舔犊之爱的最好回报。因此,在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画面以外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的仿编、续编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结尾,引导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美美的享受。小小的绘本能够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他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移情现象,会随着主(下转第94页)(上接第71页)人公的情感变化或喜或悲,这样就丰富了情感体页验。而且阅读本身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快乐,看看沉浸在故事中的幼儿兴奋的表情,以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故事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在享受故事。
三、亲子阅读,其乐融融
绘本很适合亲子之间进行阅读。我们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平台、幼儿园网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有关绘本亲子阅读的教育理念、阅读方法,鼓励家长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并交流亲子阅读的经验和体会。子贤的爸爸在家长QQ群里如是说: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亲子阅读的绘本材料,让我们享受了不一般的天伦之乐。在和子贤一起阅读了关于父爱的一系列绘本后,我深深地感到: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在孩子成长时的陪伴和共同度过;对孩子的爱,是让孩子拥有家的温暖和呵护;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不期求任何回报的给予;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理解、尊重……不过,最基本的,就是孩子需要父母实实在在的陪伴,和他们共同度过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时刻,直至他们能够独立地飞翔开去。
轩轩的爸爸在群里这样写道:父母应多花些时间陪孩子一块儿看绘本,工作忙不能成为借口。我们今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了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本书讲述的是“孵”出来“爱”。书里的狐狸很可爱,毛茸茸的,鼻子还顶着一颗有裂缝的蛋……但是狐狸不仅没有吃掉鸭蛋,反而孵出了一个鸭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狐狸为了吃到更美味的鸭肉,经过21天的辛苦孵蛋历程,终于让肥嘟嘟的小鸭子破壳而出;但鸭子到了嘴边,狐狸却舍不得吃了,因为小鸭子竟然叫他爸爸……狐狸跟小鸭子躺在一起,他用树叶盖住小鸭子,满脸是父亲般宠溺的表情;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真是滑稽极了!轩轩看完咯咯咯地笑了,可是我和她妈妈看了差点流泪了。因为我们知道,付出本身即是快乐,这点只有父母对孩子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到!
很多优秀绘本,不仅适合给孩子读,更适合给父母看。《你睡不着吗?》这本书,就是这种类型。“小小熊”怕黑,一次次地睡不着觉;“大大熊”一次次地用温和而重复的口吻问他:“你睡不着吗?小小熊”,然后,又一次次地拿来从小到大的灯,为小小熊照亮夜空……为什么说这是一本关于父爱的书呢?身为教师的雨涵的爸爸这样认为:第一,父爱是博大而坚实的,很适合“给孩子带来光明”的故事联想;第二,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由于社会的压力和性别的特征,通常在对待孩子上面容易缺乏耐心和温和,大大熊的形象可能更容易触动父亲——我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我们爱得耐心吗?我们爱得温和吗?我们能始终如一、不厌其烦地帮孩子扫清困扰、点亮明灯吗?这些,作为父母,尤其是爸爸,也许真的是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的!
正如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讲:“我们深信,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飞翔的小天使。”通过阅读绘本,幼儿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行走在由绘本架起的这座淳淳父爱桥上,幼儿的性格变得开朗、心胸变得亮堂,在他们的世界里,埋下了影响终生的良好情感的种子。
关键词:父爱 幼儿 绘本
对现在的幼儿来说,“父亲”是一种陌生的称谓。父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总是那样坚贞、隐忍、淳厚,不易觉察。而从幼儿两片嘴唇之间蹦出来的“爸爸”,声音是那么的清脆,饱含着嗔嗲的爱意、绵长的温馨。他们对于爸爸的爱,却不如对妈妈的那般直接和透亮,因长期在外打工或天天忙着上班的爸爸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在一次与班上欢欢的妈妈交流过程中得知:欢欢的成长生活几乎都是妈妈在照料,欢欢总是问:“爸爸呢?爸爸为什么白天不在家?我想要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妈妈只能告诉她:“爸爸很忙,他在上班挣钱啊,这样就能给欢欢买漂亮的衣服,买许多好玩的玩具啦。”妈妈每次看到欢欢失望地走开,很心痛!是啊,爸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书分享日到了,这次欢欢带来了一本绘本《给爸爸的吻》。看到孩子们围着欢欢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我心为之一动,何不让绘本架起一座淳淳父爱桥?心动不如行动,为了让幼儿渴望父爱的心灵得到慰藉,在父亲节来临前,我搜集了一系列关于父爱主题的幼儿绘本。
一、用心选择,收获多多
绘本渐渐成为当代孩子最要好的“玩伴”。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绘本正是让孩子带着轻松的心态开始阅读的第一步。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挑选富含丰富情节的绘本,有趣的故事更能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无限魅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绘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母爱和父爱都不可缺少,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关于母爱的绘本很多,可关于父爱的绘本呢?我经网上搜集、书店购买,用心选择后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海马先生》、《我爱爸爸》、《给爸爸的吻》、《熊爸爸》、《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熊爸爸不怕》、《晚安,小熊》、《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包括:《聚会》、《做游戏》、《我长大了》、《搬家》、《当厨师》)、《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狐狸爸爸鸭儿子》、《和爸爸一起散步》、《我的爸爸真麻烦》、《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和爸爸》、《你睡不着吗?》、《变形记》、《像爸爸一样》、《小鳄狼喜欢他的爸爸》等二十多本。这些绘本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有瑞典的《我的爸爸叫焦尼》、英国的《我爸爸》、法国的《巴巴爸爸的诞生》、日本的《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等。《爸爸,我爱你!》中有国际级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创作的偶像爸爸形象。在《我爸爸》中,“太阳”则隐藏在书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爸爸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幅画着“太阳”的画;大野狼灰溜溜逃走时门上也出现了太阳;就连爸爸的睡衣纽扣也是小太阳的……作者在暗示我们:“爸爸”是宝宝心中的“太阳”!
我们都说绘本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其实他们天生爱幻想,绘本的形式正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通过绘本明快活泼的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孩子身临其境,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二、正确指导,享受美美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帮助。”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这会让他们终生受用。绘本阅读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走入他们的想象世界。
老师可以利用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打开绘本,简单的文字,生动的图片,这些都是帮助孩子激发想象的道具,可以引导孩子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孩子看绘本,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孩子通过看画面也能“读”出大意。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老师可以采取多种角度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孩子走进绘本的世界,我们不应该纠结在绘本的一段或一篇中,而是让孩子连贯地领悟到绘本语言表达和绘画创作的真正形式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将绘本的真正内涵传达给他们。
绘本的画面是有限的,可“画外之音”是丰富的,教师如能挖掘出绘本中的这些“留白”之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绘本《给爸爸的吻》的温暖和智慧之源,来自小熊的爸爸那柔和、细致和耐心的舔犊之爱,这种爱从小熊爸爸的心灵、目光、谈话里,还有那机智的行动举止中,轻轻地、缓缓地流露出来,如涓涓清泉滋润着小熊幼小的生命和单纯的心灵。而小熊献给爸爸的那个甜甜的吻,还有那个大大的拥抱,就是对这温暖的、无私的舔犊之爱的最好回报。因此,在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画面以外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鼓励他们参与到故事的仿编、续编中,想出与作者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情节或结尾,引导孩子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美美的享受。小小的绘本能够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他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移情现象,会随着主(下转第94页)(上接第71页)人公的情感变化或喜或悲,这样就丰富了情感体页验。而且阅读本身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快乐,看看沉浸在故事中的幼儿兴奋的表情,以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故事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在享受故事。
三、亲子阅读,其乐融融
绘本很适合亲子之间进行阅读。我们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平台、幼儿园网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有关绘本亲子阅读的教育理念、阅读方法,鼓励家长挤出时间与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并交流亲子阅读的经验和体会。子贤的爸爸在家长QQ群里如是说: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亲子阅读的绘本材料,让我们享受了不一般的天伦之乐。在和子贤一起阅读了关于父爱的一系列绘本后,我深深地感到: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在孩子成长时的陪伴和共同度过;对孩子的爱,是让孩子拥有家的温暖和呵护;对孩子的爱,是一种不期求任何回报的给予;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理解、尊重……不过,最基本的,就是孩子需要父母实实在在的陪伴,和他们共同度过生命成长中的每一时刻,直至他们能够独立地飞翔开去。
轩轩的爸爸在群里这样写道:父母应多花些时间陪孩子一块儿看绘本,工作忙不能成为借口。我们今天和孩子一起阅读了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本书讲述的是“孵”出来“爱”。书里的狐狸很可爱,毛茸茸的,鼻子还顶着一颗有裂缝的蛋……但是狐狸不仅没有吃掉鸭蛋,反而孵出了一个鸭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狐狸为了吃到更美味的鸭肉,经过21天的辛苦孵蛋历程,终于让肥嘟嘟的小鸭子破壳而出;但鸭子到了嘴边,狐狸却舍不得吃了,因为小鸭子竟然叫他爸爸……狐狸跟小鸭子躺在一起,他用树叶盖住小鸭子,满脸是父亲般宠溺的表情;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真是滑稽极了!轩轩看完咯咯咯地笑了,可是我和她妈妈看了差点流泪了。因为我们知道,付出本身即是快乐,这点只有父母对孩子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到!
很多优秀绘本,不仅适合给孩子读,更适合给父母看。《你睡不着吗?》这本书,就是这种类型。“小小熊”怕黑,一次次地睡不着觉;“大大熊”一次次地用温和而重复的口吻问他:“你睡不着吗?小小熊”,然后,又一次次地拿来从小到大的灯,为小小熊照亮夜空……为什么说这是一本关于父爱的书呢?身为教师的雨涵的爸爸这样认为:第一,父爱是博大而坚实的,很适合“给孩子带来光明”的故事联想;第二,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由于社会的压力和性别的特征,通常在对待孩子上面容易缺乏耐心和温和,大大熊的形象可能更容易触动父亲——我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我们爱得耐心吗?我们爱得温和吗?我们能始终如一、不厌其烦地帮孩子扫清困扰、点亮明灯吗?这些,作为父母,尤其是爸爸,也许真的是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的!
正如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亦如朱永新教授所讲:“我们深信,一张张书页就是一双双翅膀,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飞翔的小天使。”通过阅读绘本,幼儿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行走在由绘本架起的这座淳淳父爱桥上,幼儿的性格变得开朗、心胸变得亮堂,在他们的世界里,埋下了影响终生的良好情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