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作者】 李俊杰 曹广俊(执笔)

【机构】 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提高学生对实验实习认识、加强对实验预习阶段检查、实验操作过程考核,改进对实验报告及学期综合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使中职生更能适应就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实验教学 评价体系 构建与实施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农业院校涉农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往对学生实验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为实验报告。一份书写工整、结果正确的实验报告往往就能得到高分。但这样的评价标准会引导学生只重视结果反而忽视过程,导致学生极力回避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有更改实验结果或拼凑抄袭实验数据现象的发生,不利于学生科学严谨素质的培养,甚至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改进性探索。
  一、引用生动的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实验实习的直观认识 
  1.预讲实验结果趣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验实习的认识
  在初次上这门实验课时,我们采用讲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结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对实验实习的认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垃圾食品、伪劣食品充斥市场,必须靠科学的鉴别方法。如火腿肠,质次火腿肠大多用淀粉和色素制造,我们可以通过鉴定淀粉的方法来鉴别火腿肠的真伪。拿一根优质火腿肠和一根劣质火腿肠现场各切出断面,用吸管吸取配制好的碘液滴在各自断面上,立即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优质火腿肠断面出现淡蓝色,而劣质火腿肠断面则成深蓝色。此时我们分析认为,因劣质火腿肠其主要原料是淀粉,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这样的实验趣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验实习结果的认识,对强化实验教学效果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用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会出现生搬硬套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现象,学习时不善于灵活运用知识。古人云“施教之法,在于启导”。在指导学生做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我们可有意识的提出问题:蔗糖溶液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的质壁分离,原因就是细胞的渗透压和蔗糖的渗透压之差引起的,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间过长质壁分离就不会复原,是因为细胞原生质脱水变性,细胞死亡导致质壁分离不会复原。在生活中医生用酒精消毒就是采用的这个原理。大家都知道医生消毒用的是75%的酒精,而不用更高或更低浓度的酒精,是因为75%的酒精与细菌细胞的渗透压相近,酒精是脱水剂,可导致细菌脱水,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酒精浓度过高,会使细菌脱水过快,细菌外围产生变性蛋白质硬壳,细菌内部原生质脱水不彻底,不能完全变性,达不到杀菌的目的;浓度过低,渗透性过低,细菌不能完全脱水达不到杀菌的目的。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学过的知识和工作生活实践加以灵活运用,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实验成绩评价体系 
  1.增加实验预习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传统的模式多是教师先对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从头到尾讲述一遍,学生利用实验室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按板书流程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做实验,难以激发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进实验室前做好预习,课堂上可以由学生讨论,除了讨论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外,还要讨论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例如:预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让学生思考如果将实验修改为选取不同的植物材料进行测定,在实验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那些;当对其水势进行检测时,引导学生在相邻的小液流上升和下降两个浓度之间重新配制降低浓度差值的蔗糖溶液进一步进行观察[1],最终找到小液流悬浮不动的溶液,计算植物组织的水势。教师通过类似的课堂提问、检查预习完成情况等环节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 
  2.加强对实验操作过程评价
  正因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内容大多属验证性实验,操作过程不像定量实验要求那么高,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按规范步骤操作,甚至编造实验数据以完成实验报告的现象。我们从玻璃器皿的洗涤到试剂的配置、移液管、滴定管到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维护等每个环节对学生的操作都进行严格检查和记载,即使最基本的洋葱表皮撕取,都要严格规范,杜绝了学生随便拼凑实验数据的现象。
  3.改进对实验报告评价标准  
  实验报告批改,我们通常不以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主要标准。由于多种原因,经常会出现实验数据不理想甚至异常的问题,学生不能仅仅为了实验成绩得高分而抄袭他人数据,甚至杜撰实验数据,而应当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原因[2]。我们在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时,侧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操作的过程分析。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实验原始数据。
  三、改进实验课综合考核方式    
  为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我们评定实验成绩时,预习占30%,实验操作占30%,实验报告占40%。对实验成绩评价体系改进后,学生注重了实验的预习和操作过程,同时也更加注重了实验结果分析。同时,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四、结语 
  通过对《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方式及综合考核方式等评价体系的构建,培养了学生对待实验实习教学的积极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兴趣明显浓厚,实验中的整体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彦,朱奇.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实验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 43(1):153-154. 
  [2]杨建伟,杜敏华,庞发虎.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几个实验方法的改进[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284-8285. 
  作者简介:1.李俊杰(1962.12~),男,甘肃省平凉市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中职实验教学及职业教育教改问题研究。
  2.曹广俊(1964.10~),男,甘肃省平凉市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职教学及职业教育教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