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蜜蜂给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深度思考

【作者】 刘丽艳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峪耳崖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社会进步,时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的走向专业化,我们教师面对新的挑战,要捕捉巧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应该用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真正的落到实处。
  目 的:通过看这篇文章,引起教师深度的思考,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教学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每一位教师用心思考孩子的思维过程,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
  方 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  
  结 果:教师发现问题,用心的去抓住课堂生成。
  结 论: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2011版),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2011版)的理念指导教学。
  关键词:专业化 课堂生成 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  健康快乐  
  目 录:
  1、 我们教师面对新的挑战,又该怎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怎么用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呢?
  2、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突发事件“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这就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扎实的落脚点,而现在的教师存在的一般问题是不能够及时捕捉宝贵的教学资源。
  4、只有我们努力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真正扎根在数学教育的这片沃土。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要求我们不断的走向专业化,我们教师面对新的挑战,又该怎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怎么去用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呢?一只蜜蜂给了我关于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
  首先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里第七条: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关系中的第二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中明确指出“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天正在上数学课,我们在讲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按角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在讲到拓展题的时候,直角三角形它的直角不断变大,就变成了钝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不断变小会变成什么三角形呢?正在这时我们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蜜蜂,有的同学好奇的看,没有专心听课。我看到同学们这么好奇,就让同学们一起观察这只蜜蜂,这只蜜蜂左面飞飞,找不到飞出去的路,右面飞飞,也找不到飞出去的路,前面飞飞,还是找不到飞出去的路,后面飞飞就是找不到飞出去的路。这只蜜蜂还是继续找飞出去的路,这时我就问学生,这只蜜蜂有一种什么精神,几个学生都回答了,最后王珍同学说:“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说:“是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应该像蜜蜂找出路一样,不断的自主探究,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有时侯坚持也不一定对呀?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同时被关进一个瓶子里,在瓶子底部放一个灯,蜜蜂和苍蝇一开始都是向着瓶子底部去,可是出不去,几次之后,蜜蜂还在那样,可是苍蝇却向回走,结果在瓶子口出来了,同学们,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反倒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我们还能像以前一样学习吗?如果改变学习方法,那我们每位同学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听了我说的话,同学们也若有所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继续上课讲三角形的变形后会变成什么三角形,学生都改变以前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动手画起来,有的同学动手折起来,都很用心。
  学生没有再看这只蜜蜂,这只蜜蜂不知什么时候飞出了教室。最后同学们得出一个结论,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不断变小,慢慢的会变成锐角三角形,这时我引导说:“同学们再看一看,它还会变成什么三角形?”学生们认真思考起来,这时候刘春波举手回答:“我觉得还会变成直角三角形或是锐角三角形。”我说:“是呀,还会变成直角三角形或是锐角三角形,刘春真的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我想对你说,你真的很棒。”我竖起了大拇指。
  通过这节数学课上的蜜蜂事件,使我懂得了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如果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对这件事保持平常心,这难道不是数学课上的突发事件的应变措施吗?正是有了蜜蜂的突发事件,我在课上,抓住了蜜蜂事件这个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得这节数学课变得灵动起来,这节数学课上得更加精彩,就像是银河里闪烁的星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苦苦追求的数学课堂呀!
  其次突发事件“生成”宝贵的教学教学资源,这就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扎实的落脚点!而现在的教师存在的一般问题是不能够及时捕捉住宝贵的教学资源。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条,是“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有捕捉住课堂的学生思维的精彩瞬间,才能扎扎实实落实数学课程标准。
  在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在教数学《加法交换律》一课的时候,讲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出一个例子,学生出了(27+91)+9=(91+9)+27这个例子,可是老师却说我们还没学,下节课学习,教师就是根据自己的教案来讲课,没有抓住课堂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如果是我就会这样说:“同学们,看这位同学出的这个例子我们虽然还没学呢,下节课要学,这道题就(91+9)是用的是加法结合律。原来是(27+91)+9等号后面是(91+9)+27是用的加法交换律,这位同学把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想出来了,他真的很伟大,说明他认真思考了,思维很敏捷,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希望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相信他会成为一个数学家的。”这样评价,既抓住了课堂生成,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专家千锤百炼才总结出来的,只有我们努力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真正扎根在数学教育的这片沃土,并且开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