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张永铭
【机构】 山东淄博十八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在教育创新的大潮中,扑面而来,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处在教育改革和创新核心位置的教师正承受着社会、职业发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压力。如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高期望值,家长对教师的高期盼值,高考的巨大影响,升学率的现实,无不焦虑着教师的心理。
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出台着一些新的教育政策,不断地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竞聘上岗,继续教育学分制,及各种各样的达标等,即使假期,也有众多的培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长期以往,使教师精神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忙碌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是当前应注重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是超负荷的工作。素质教育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深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承担着教学工作的同时仍要承担着竞聘上岗,职称评聘、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种各样的达标等。尤其是担任中学毕业班的教师在升学率的强大压力下,更是心理焦虑。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二是教师职业的多元化。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元化。他们在承担教学的同时,又要管理指导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既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与家长不断进行沟通,又是学生各种决策的执行者,并将执行情况不断反馈给校领导,充当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之间的桥梁。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教师面对各种矛盾时要有高度的自控能力,随时调节自我。这样就使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心理上的紧张和疲惫之中。三是社会的关注和工作的压力。目前,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的责任,要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忽略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及要求等问题,造成教师心理不平衡,极易造成不良心态,影响到心理健康。
解决的对策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不同于社会上任何一种职业,选择教师就要有一种责任感。为人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师德修养。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应是教育系统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二是要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由于教师工作的多元化,对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考核奖励时对教师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大都以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在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聘任、待岗的主要依据。因此,要建立一种完善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优劣的评比中,不仅要看终结的成绩,更要看开始的成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要看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兴趣、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努力。教师职业的多元化特点决定着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多元化。三是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调节自己。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包括个性、兴趣、工作能力及承担的任务,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切勿定得过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乐于交际,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各种问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四是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释压排难解惑。如淄博市开展的建设幸福校园活动,教师职业幸福论坛,以人为本的教职工家访,定期召开教代会了解教师诉求,定期为教职工身体健康查体,假期开展的拓展训练,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等等,均取得明显效果。
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出台着一些新的教育政策,不断地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竞聘上岗,继续教育学分制,及各种各样的达标等,即使假期,也有众多的培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长期以往,使教师精神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忙碌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是当前应注重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是超负荷的工作。素质教育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深入,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承担着教学工作的同时仍要承担着竞聘上岗,职称评聘、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种各样的达标等。尤其是担任中学毕业班的教师在升学率的强大压力下,更是心理焦虑。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使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中。二是教师职业的多元化。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元化。他们在承担教学的同时,又要管理指导学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既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与家长不断进行沟通,又是学生各种决策的执行者,并将执行情况不断反馈给校领导,充当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之间的桥梁。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教师面对各种矛盾时要有高度的自控能力,随时调节自我。这样就使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心理上的紧张和疲惫之中。三是社会的关注和工作的压力。目前,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的责任,要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而忽略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及要求等问题,造成教师心理不平衡,极易造成不良心态,影响到心理健康。
解决的对策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不同于社会上任何一种职业,选择教师就要有一种责任感。为人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师德修养。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应是教育系统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二是要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由于教师工作的多元化,对教师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考核奖励时对教师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大都以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在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中,相当一部分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聘任、待岗的主要依据。因此,要建立一种完善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优劣的评比中,不仅要看终结的成绩,更要看开始的成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要看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兴趣、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努力。教师职业的多元化特点决定着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多元化。三是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善于调节自己。教师要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包括个性、兴趣、工作能力及承担的任务,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切勿定得过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乐于交际,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各种问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同时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四是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释压排难解惑。如淄博市开展的建设幸福校园活动,教师职业幸福论坛,以人为本的教职工家访,定期召开教代会了解教师诉求,定期为教职工身体健康查体,假期开展的拓展训练,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等等,均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