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

【作者】 刘丽娟

【机构】 河北省宽城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大力度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改革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 能力 提高
  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阅读方面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现在学生受课业负担过重、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影响,想达到上面的阅读要求俨然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探索有效的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好习惯,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是关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读物介绍法。教学课文时,我用简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文中的人物、内容情节、写作背景等,来吸引学生读原文作品。如教《智取生辰纲》,推荐《水浒传》;上《范进中举》,推荐《儒林外史》等。
  2、活动引导法。通过开展朗读比赛、读书辩论会、故事会、手抄报、读书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和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资料。
  3、成果展示法。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会总结出很多心得体会,老师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如读书笔记做得好的、课外知识懂得多的,手抄报办的有特色的,可通过班级板报、学校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把握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1、精读与浏览相结合。精读就是做到“熟读而精思”,对于语文学习有重要作用的书籍,则需要精读,要求对于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段精美的语句都要细细咀嚼、耐心品味,体会文章的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品味文章的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浏览就是对于某些只要了解大概内容的文章,如新闻资料、实事报告等相关的书籍,只让学生快速地、有目的性的读一下就行了。只要精读与浏览两者有机的结合,就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独思与好问相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事实说明,阅读时凡是经过自己思考、花了一番心血学到的东西,才是巩固的,才是有效的。初中学生在阅读时,务必培养好学求教的习惯,避免“不求甚解”、“不懂装懂”的毛病。所以,读书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就应该引导其及时的、虚心的向别人请教。请教的对象,可以是老师、长辈,也可以是同学、朋友,也可以是不说话的工具书。
  3、眼看与手记相结合。阅读,不仅要眼看、口念,更重要的是手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是在阅读过程中我让学生边读边记录,我要求学生都备有摘抄本,记录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好段、正确的观点及自己的真情实感等,因而,写读书笔记就显得不可或缺。二是记录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圈点、划线、加批注、拟提纲、编摘要、记笔记等等。只要学生长期坚持,就可以积累大量资料,进而促进并强化记忆。
  三、运用学生合理的课外阅读资源
  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说是广泛的、多渠道的,那么如何才能挖掘这些有效的课外阅读资源呢?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馆藏借阅。教师要了解本校图书馆藏书情况,根据阅读需求,编写目录,设计新书简介等并张贴醒目位置便于学生查阅。学生就可利用课余时间向图书馆借自己所读之书了。另外,鼓励学生假期向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借书来阅读。
  2、师生间、学生间传阅。教师家里一般都有一些藏书,可以挑选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图书拿到学校给学生们阅读,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也可以把自家的书拿到班级里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传阅,定期交流心得体会,从而达到“师生共读同受益”之目的。
  3、网上阅读。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网络遍布千万家庭。在图书馆等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读书平台。教师和家长要有计划、有选择性的指导学生网上阅读。当然,网上有许多不良信息和陷阱,学生很容易被诱惑而分心,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应该提高警惕的。
  4、地方性课程阅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悠久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等。有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地方课程读物,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纪念馆、名胜古迹等去现场“阅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总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心明眼亮;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开拓渠道,创设各种时机,我想只要方法得当,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