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作者】 张淑华 吴振海 靳春莲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将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岗位及职业变化的能力,拓展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增强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定期评价检查制度。要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一、教学质量与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学有关的各种特征的总和,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锻炼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的程度,通常用一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反映出来。教学质量标准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家长四方对专业技术人才所期望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教学质量评价: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方法衡量和判断教与学质量的过程。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是发展教育趋势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管理、进行教学改革、指导教学。
  二、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实现以下目标
  (一)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各教学环节的监控、评价并重。
  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应该评价课堂教学的同时把诸教学环节,如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书育人、师德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和表现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提出评价标准,作为对教师综合考核、评价的组成部分,从而全方位地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监控、评价视野,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监控、评价并重。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能力本位教育,这就决定了其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要求在教学监控、评价过程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控、评价,建立起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才能够推动中职教育特色的形成。
  (三)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与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监控、评价并重。
  要测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如何,还应该关注教师教学工作以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学术水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包括育人能力等等。
  (四)对教师的监控、评价与教育对象的监控、评价并重。
  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上,因此必须把教育对象作为重要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客体。如学校可建立用人单位人才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主动请社会各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质量,通过不断跟踪毕业生社会反映,反思与调整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不断优化。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学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不管文化素质或实践技能都能得到提高。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既是促进学习的动力,也是对学习质量的科学界定,更是对学习目标的综合导向。在评价过程中既可了解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一般情况,又掌握学生学习的背景;既进行纵横比较,又全面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评估学生未来的能力发展及社会期许。通过评价,将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岗位及职业变化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师:在对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起到让教师主动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可进一步促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学校及职业教育系统层面: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表现及其差异的检视,及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实施的成效,课程的发展,使教育研究者、教育决策者能看清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促进教育决策者关注并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四)社会层面: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职业能力得到发展,企业能获得更多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增强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了解,能更多地争取到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和关心,从而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三赢。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整体性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QDB1211004,子课题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