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使多媒体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作者】 卢 林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印山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可以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真切感受,激发写作欲望;帮助学生获取多方信息,拓展视野,积累素材;运用多媒体,师生协作学习,产生互动,优化了教学过程;可以改变写作方式和评价方式,师生之间交流平等民主。巧用多媒体,使得作文教学告别枯燥,课堂变得生动,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写作方式、评价方式、多媒体形式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更为密切,地球成了“村落”。
现在的学生早已成了电脑高手。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接受大量信息,这可是作文教学的优势。笔者多年教学语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并发现,录音、投影仪、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网络的应运而生,更让教学工作如虎添翼。
笔者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使二者融为一体,能创新作文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作文教学训练形式单一,教师讲解乏味,内容枯燥,效率低下。教师要求学生作文必须中心明确,语句通顺,文字优美,标点正确,没有病句等。这样的要求未免过高,导致学生对作文兴味索然。再者,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观察,缺少生活体验,无法产生共鸣,作文只能胡编乱造。传统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写作知识与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
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这样就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多媒体能展示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画面、详实的素材,集视听色效果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便利。教师既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行想象作文,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合理续写情境作文;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写作素材,又可以方便作文修改。多媒体使得作文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教法随机应变,指导作文明显灵活方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提升了思想境界,还积淀了文化素养,更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也能得到较好培养。巧妙运用多媒体,可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呈现清新、愉悦之势态,学生肯定举手赞成。
二、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真切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言文字有其自身优势,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多媒体则帮助学生积极理解文字,感悟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借助多媒体,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真切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多媒体真实地再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情景,还能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看到熟悉的画面,听到熟悉的声音,自然地唤起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从而产生共鸣,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悟,自由地倾吐,自由地抒发真情,即用我心抒我情,用我手写我情。如此这般,教师还怕学生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三、帮助学生获取多方信息,拓展视野,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网络是个奇妙的世界,蕴藏着无穷的知识。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谁勤于耕耘,谁就会获得需要的东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最快的速度,查找资料,搜索数据,下载信息。庞大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欲望。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还可以与大家分享,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习作《我喜欢的动物》时,我在课前就发动大家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资料,学生有的倘佯书海,有的遨游网络。有的学生打印了多份,提供给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得到了快乐。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与网络技术有机整合,充分地展示了网络时代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学生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都觉得有内容可写,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无米之炊”变成了“有米之炊”。
可见,学生借助多媒体,可以搜集资料,并通过分析整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借助网络,可以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得到极大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根本用不着害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四、利于积累,同伴共享资源库
我们学校有学习专栏,专栏上有个“作文园地”。作文课结束的时候,我请学生将习作粘贴在专栏上。大家展开评论,并附在“作文园地”中。也欢迎家长们发表看法,学生根据评论还能进一步修改作文。
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很高兴在学习专栏上看到孩子的作文,一直都以为儿子的作文一塌糊涂,想不到这次写得还不错。我还在专栏上看到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评价恰如其分,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就像获奖一样。这种方法真好!希望孩子继续努力。这对孩子是多好的鼓励啊!
我们学校很多语文老师都将学生的优秀习作转帖到《作文园地》,几年下来,积累颇丰,这里成了作文资源库,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呆板的评价方式。这个天地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平台。
我个人以为,巧妙运用多媒体,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优化教学过程,使作文教学变生动。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写作方式、评价方式、多媒体形式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更为密切,地球成了“村落”。
现在的学生早已成了电脑高手。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接受大量信息,这可是作文教学的优势。笔者多年教学语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并发现,录音、投影仪、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网络的应运而生,更让教学工作如虎添翼。
笔者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使二者融为一体,能创新作文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传统作文教学训练形式单一,教师讲解乏味,内容枯燥,效率低下。教师要求学生作文必须中心明确,语句通顺,文字优美,标点正确,没有病句等。这样的要求未免过高,导致学生对作文兴味索然。再者,由于学生平时缺少观察,缺少生活体验,无法产生共鸣,作文只能胡编乱造。传统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写作知识与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
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这样就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多媒体能展示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画面、详实的素材,集视听色效果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学生体验生活提供了便利。教师既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行想象作文,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合理续写情境作文;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写作素材,又可以方便作文修改。多媒体使得作文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教法随机应变,指导作文明显灵活方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提升了思想境界,还积淀了文化素养,更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极大张扬,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也能得到较好培养。巧妙运用多媒体,可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呈现清新、愉悦之势态,学生肯定举手赞成。
二、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真切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言文字有其自身优势,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多媒体则帮助学生积极理解文字,感悟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借助多媒体,创设合理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真切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多媒体真实地再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情景,还能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看到熟悉的画面,听到熟悉的声音,自然地唤起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从而产生共鸣,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由地感悟,自由地倾吐,自由地抒发真情,即用我心抒我情,用我手写我情。如此这般,教师还怕学生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三、帮助学生获取多方信息,拓展视野,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网络是个奇妙的世界,蕴藏着无穷的知识。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谁勤于耕耘,谁就会获得需要的东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最快的速度,查找资料,搜索数据,下载信息。庞大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欲望。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还可以与大家分享,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教学习作《我喜欢的动物》时,我在课前就发动大家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资料,学生有的倘佯书海,有的遨游网络。有的学生打印了多份,提供给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得到了快乐。教学时,我将教学目标与网络技术有机整合,充分地展示了网络时代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学生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都觉得有内容可写,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无米之炊”变成了“有米之炊”。
可见,学生借助多媒体,可以搜集资料,并通过分析整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借助网络,可以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得到极大培养。长此以往,学生能积累很多写作素材,根本用不着害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四、利于积累,同伴共享资源库
我们学校有学习专栏,专栏上有个“作文园地”。作文课结束的时候,我请学生将习作粘贴在专栏上。大家展开评论,并附在“作文园地”中。也欢迎家长们发表看法,学生根据评论还能进一步修改作文。
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很高兴在学习专栏上看到孩子的作文,一直都以为儿子的作文一塌糊涂,想不到这次写得还不错。我还在专栏上看到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评价恰如其分,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就像获奖一样。这种方法真好!希望孩子继续努力。这对孩子是多好的鼓励啊!
我们学校很多语文老师都将学生的优秀习作转帖到《作文园地》,几年下来,积累颇丰,这里成了作文资源库,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呆板的评价方式。这个天地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平台。
我个人以为,巧妙运用多媒体,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优化教学过程,使作文教学变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