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策略

【作者】 刘丽丽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打造别具一格的教学氛围,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出色的语文朗读水平、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好动,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有趣的发现》是二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达尔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最后总结出一个规律。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小岛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岛所处的环境。我接着问:“同学们,想到小岛上看看吗?”在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又利用课件播放大风在小岛上刮起的声音,让学生表演三种不同的昆虫在遇到大风时的不同结果。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学生的的感受也非常深刻。这时我又出示了达尔文的这个发现要告诉我们的规律,接着让学生谈自己周围符合这个规律的事物、现象。在学生畅谈之后,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把南极动物的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当学生亲眼看到这么多的南极动物时,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学生陶醉其中的同时,我又进一步阐述了生物存在的规律:生物只有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直到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的教学情景,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呈现给学生的是直观的、动态的事物,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实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最优化,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些、快些、好些。
  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乌鸦在狐狸动听的语言诱使下一步一步放松了警惕,最终丢掉了嘴里的肉,让学生通过这个细节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而对于缺乏生活积累的二年级小学生来说,这就是教学上的难点。于是,上课时,我演示了三张有着乌鸦和狐狸神态变化的课件,使学生清楚地揣摩到狐狸的动机和乌鸦一步步上当的心理。经过老师的慢慢引导,学生轻易地就领会了课文的寓意: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虽然按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也可以达到理解寓意的目的,但在这里,让学生通过课件的直观形象,理解了文章主要人物的心理,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内涵。这样的讲解,要比教师的单纯分析来得要事半功倍。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理解了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的积累去表达,去感悟,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有了主动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新课程在朗读有三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让学生带有感情进行朗读,是对朗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时,有意的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深入的领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出文章读者的心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如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我先放映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看到丹顶鹤的“三长”——嘴长,脖子长,腿长。这样,从一开始,丹顶鹤的整个外形美就自然地映入学生的眼帘。接着播放丹顶鹤在江苏盐城活动的录像,学生尽情地欣赏着丹顶鹤引吭高歌,近乎完美的飞行姿态。这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描写丹顶鹤姿态的句子,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就能绘声绘色地把丹顶鹤的特点读出来。在指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课文的过程后,我又播放了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牺牲的故事,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丹顶鹤的爱怜之情,学生的情感倾泻而出,有些学生甚至带着对丹顶鹤无比怜惜的感情读起课文来,当时的情景真是深深的感动我们全班同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语文教学不光要教给学生书面上的知识,还要把学生的知识拓展到课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是有意义的,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
  在《月亮湾》一课,作者是想通过文本来唤起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于是,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同学们,请你们从下面的选项中自主选择:1、用自己的画笔把美丽家乡的风貌画下来。2、用照相机拍下家乡最美丽、最动人的一面。3、与家长一起搜集家乡的特产(图片或文字资料)。4、搜集家乡的名人轶事。结果,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我班的董继辉用自己的画笔把家乡的特产画了出来,内容非常地丰富,他的作品被选送到了县里。这样的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不仅因为它而更加生动,学生更是因为它而更加精彩。让我们有效掌握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