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作者】 姜自玲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提高教学实效,选择适当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主,克服“填鸭式”的陈旧模式。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现在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
  当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提高教学实效,选择适当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主,克服“填鸭式”的陈旧模式。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现在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政治课融合了德育和智育,并且两者相互统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在现在的政治课当中往往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抽象多、具体少;虚幻多、现实少;概念多、实用少,而这些往往就会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烦心理。教学模式上,教师往往采用“灌输”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成效教育。在教学评价上,忽视过程教学而只重视结果的评价,以分数为标准判断学生,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指导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改变这种现状,就一定要对既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改革。
  二、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政治视野。我们的课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才会乐于主动动脑筋思考。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一些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活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教育学角度看,新的教学模式要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健康成长。所以,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唤醒其学习潜意识,是当今政治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实践出真知。”从实践的角度看,教师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通过引导其自主学习,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解决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学生自学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其自学的意义,引导其自己列提纲,自己安排时间,自己调控进度。可以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布置学生在课前或课外的时间预习。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存在的难点和疑点标示出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探究。对于所讨论的题目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当中进行挖掘:一个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对其不做正面回答,将此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进行讨论。另一个是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重点和难点,设计讨论题。这样做旨在对学生中共同存在的问题相互探讨,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大胆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讨论探究,可以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知,形成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关系。
  (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其实,政治学科及其延伸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课题库”。
  现行教材内容可读性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解读,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如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教材编写的限制,以一节或一课内容为背景材料,从宏观上梳理出教材的线索,领悟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从微观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困惑;可以是原有认知与书本知识的冲突;可以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产生的矛盾例如,学生在学习《生产与消费》时,提出了许多问题:国家鼓励人们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怎么还提倡勤俭节约?为什么对一些高档消费通过征税来控制?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国家为什么在一些行业通过一定措施来限制消费(提高购房贷款的利息)? 
  (二)以探究式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知识、经验、思考、悟性与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必须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般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综合提升探究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进行。其中,开展讨论探究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式。进行讨论探究必须注重以下两方面。     
  1.充分准备。所确定的讨论问题,要有典型性和层次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好把讨论题目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围绕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相关资料(如教师提供资料来源、介绍收集方法等),同时把所获得的资料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加以内化、活化,不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2.深入讨论。课堂讨论既可以以功能性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4至6人为宜,采取就近原则进行交流,然后融入全班性讨论,也可以直接进入全班性讨论、交流或辩论: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和谐的学习情境中。
  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的放矢,相机启发,指导迷津,让学生自求得到答案。
  综上所述,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模式。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另一方面还要教师精心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量的实践教学结果表明,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并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对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