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作者】 白福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谊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课程创造者与开发者。
关键词:创建 高效 政治 教学 课堂 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校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学科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能力呢?本人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精确定位教学目标
《政治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一标准是我们政治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七年级的课程目标是:对政治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信心,能与教师和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等。但这只是整体目标,我们应该细分到每月、每周,以至每堂课。我们每堂课所设计的目标应该是班级的80%的同学可以达到的,过高,学生达不到,就会失去学习政治的信心,过低,起不到培养的作用,也就是说,目标设计要有层次,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不可能每位同学达到相同的目标,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二、注重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要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因此,教师要有提问意识,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巧妙地设计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相互之间自主学习解答,教师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行了。如七年级第一课《初中生活新体验》中可设计“我遇到的新鲜事有哪些”。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人人都有新鲜事,人人都有话可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导“说说这些事为什么新,新在哪里”。同时进行对比,使学生感悟到旧的值得怀念,新的值得珍惜,明确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三、掌握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领,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国灵活运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说理疏导法。说理疏导法是针对所传授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引导,使学生学懂理论,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精神是重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以理服人,启发自学,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常用的方法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
2、答疑解难法。答疑解难法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说,使学生学懂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或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点,以提高思想政治课信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特点是问题明确,目标集中,说理透彻。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启发学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回答;二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答。运用答疑解难法要求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准确的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认识情况,疑点抓得准。二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的意义的问题。三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理解深透,能够从理论上说服人。
3、研究讨论法。研究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或争论,得出正确结论,共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识别、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运用研究讨论法,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议题巧妙。探讨的中心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又是学生思考后基本上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还得是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问题。二是指导得法。在学生的研究讨论中,教师应善于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敞开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做到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思考中的症结,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把争论引向正确的结论。同时要防止教师陷于争论之中,使讨论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争论。三是结论精要。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形成观点,简明扼要地做出结论,以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
4、行为指导法。行为指导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适用于行为要求为主的教学内容,优点是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行为要求任务,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运用时,要求教师注意做到:一是行为要求适时适度,即要求的行为内容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而且是学生应该做到或能够做到的。二是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将行为变成自学的行动,防止简单的硬性规定。常用的方法有榜样示范法和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即以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先进思想,优秀品德影响学生。自我教育法即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而达到自我约束和改正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我们在法律知识的教学中贯彻案例教学法,在备课时积极准备精选案例,以案说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质疑、释疑,教师用典型案例的讲解强化重点难点,做到事理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教材上设计的活动的落实。
五、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抛弃“等”“靠”“畏”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进步。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地球的哭笑”,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一下子情绪就被调动起来,强烈的“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一课的目标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训练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对复习课的教学很有帮助,既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使政治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真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建 高效 政治 教学 课堂 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校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主战场,又是培养学科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能力呢?本人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精确定位教学目标
《政治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一标准是我们政治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七年级的课程目标是:对政治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信心,能与教师和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等。但这只是整体目标,我们应该细分到每月、每周,以至每堂课。我们每堂课所设计的目标应该是班级的80%的同学可以达到的,过高,学生达不到,就会失去学习政治的信心,过低,起不到培养的作用,也就是说,目标设计要有层次,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不可能每位同学达到相同的目标,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二、注重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要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因此,教师要有提问意识,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巧妙地设计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相互之间自主学习解答,教师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行了。如七年级第一课《初中生活新体验》中可设计“我遇到的新鲜事有哪些”。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人人都有新鲜事,人人都有话可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导“说说这些事为什么新,新在哪里”。同时进行对比,使学生感悟到旧的值得怀念,新的值得珍惜,明确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三、掌握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领,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国灵活运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说理疏导法。说理疏导法是针对所传授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引导,使学生学懂理论,心悦诚服地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精神是重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以理服人,启发自学,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常用的方法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
2、答疑解难法。答疑解难法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说,使学生学懂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或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点,以提高思想政治课信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常用于突破教学难点。特点是问题明确,目标集中,说理透彻。方法有两种形式:一是启发学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回答;二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答。运用答疑解难法要求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准确的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认识情况,疑点抓得准。二是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的意义的问题。三是教师对所教的内容理解深透,能够从理论上说服人。
3、研究讨论法。研究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或争论,得出正确结论,共同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识别、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运用研究讨论法,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议题巧妙。探讨的中心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又是学生思考后基本上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还得是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问题。二是指导得法。在学生的研究讨论中,教师应善于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敞开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做到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思考中的症结,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把争论引向正确的结论。同时要防止教师陷于争论之中,使讨论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争论。三是结论精要。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形成观点,简明扼要地做出结论,以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
4、行为指导法。行为指导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适用于行为要求为主的教学内容,优点是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落实思想政治课的行为要求任务,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运用时,要求教师注意做到:一是行为要求适时适度,即要求的行为内容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而且是学生应该做到或能够做到的。二是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将行为变成自学的行动,防止简单的硬性规定。常用的方法有榜样示范法和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即以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先进思想,优秀品德影响学生。自我教育法即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而达到自我约束和改正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我们在法律知识的教学中贯彻案例教学法,在备课时积极准备精选案例,以案说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质疑、释疑,教师用典型案例的讲解强化重点难点,做到事理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教材上设计的活动的落实。
五、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活的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不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抛弃“等”“靠”“畏”等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始终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激发探究动机,并努力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进步。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学习《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地球的哭笑”,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一下子情绪就被调动起来,强烈的“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一课的目标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训练题展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对复习课的教学很有帮助,既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使政治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真正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