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上好高中物理复习课之探讨

【作者】 郑玉杰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南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物理复习课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节好的复习课应该做到:既使知识覆盖面大,又能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的主干及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帮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做到综合性的提高。复习应是在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一、激情导课,引领目标
  复习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如何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情感,对提高复习课的成效十分重要。因此复习课的导入应突出它的激发功能,使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强烈地追求整合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对复习产生特殊的认知倾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简述复习范围,直奔复习主题。用简洁的导语或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到零散知识功能的不足,直击学生的知能薄弱,根据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搜集整理归类,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整合学习的欲望,对复习课产生积极的认知倾向。
  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要本着瞄准基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弥补、充实、完善和深化,突出整体构建、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突出思维的拓展与科学方法的形成。通过整体构建和综合应用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目标认定过程要注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既定目标进行调整,领会复习的重头戏是什么,复习将要达到的境地是怎样的,自己具备的实力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引领目标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让学生明确要深化、完善的重点及要求,要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拟定自己的复习策略,把最旺盛的精力集中在最薄弱的问题上。
  学生通过教师的导语,领会本课复习的必要性,明确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指向、方法指向和能力指向,对复习范围内的知识线索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思维扫描进行回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
  二、自主梳理,有机整合
  复习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培养,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是物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教师不要过多的包办代替,把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要取代学生来建构知识的网络。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是,许多老师对复习内涵存在片面认识,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而忽视深入研究,采用题海战术,没完没了地机械训练。如此枯燥、简单重复的复习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效果可想而知。
  复习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使某些遗忘的知识得以巩固,零碎的知识得以条理化,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教师应潜心设计,把握课标精神,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发展能力。
  梳理要突出知识所描述(或反映)的物理属性,不要搞成了对知识内容的复述再现;整合要根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突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层次,不要搞成了知识点的罗列再现。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的知识,并逐步完成知识结构图,分析各知识点间存在的关系,学生可用自己的方式来组织知识,梳理和整合,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三、深化导练,变式训练
  实现知识在“温故”基础上的“知新”,在综合应用基础上的“思路和方法提炼”是复习课的关键环节。澄清认知误区,关注学生新课学习中疑惑不解的问题、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总结,这个方法对一些学生基础叫薄弱的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学生能力不强,大多不能独自总结典型题目和总结方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是很有帮助的。根据学生情况特点,选例题时要加强基础,即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同时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克服缺点。即选用足以暴露其缺点的各种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例题的导练要突出审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和思路方法的提炼。在综合应用(不是套公式)、互动辨析(不是对答案)、方法归纳(不是就题论题)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
  例题教学所探究出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往往掌握不够准确,理解存在误区,教学中要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进行检验、内化,感悟思路和方法的含义、功能与应用注意事项。变式训练的题目设置要跟例题相近又相异,提高例题教学的指导功能,同时教师要设置并投放变式训练题,但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和梯度,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平台。
  四、归纳链接,深化提高
  归纳、拓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复习课的效果。归纳是针对本课题的内容,是为了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以突出知识主线、方法主线、问题主线;拓展是针对相关联的内容,是为了实现本单元知识体系与前知识体系的链接,本单元的方法与已掌握的方法的整合,以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的迁移应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感悟他人的观点与老师的指导点拨,自觉进行完善和提升。
  综上所述,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杜绝知识罗列式或压缩讲课式复习,明确夯实双基并不意味着低效重复,立足教材要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提升能力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疏理,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