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性
【作者】 杜 明 徐德昌 丛培琳 张兰威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产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201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约10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58.88万亿的17.5%[1]。从而使得食品工业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出现较大缺口。在此背景下,大力开展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据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万亿元大关[2, 3],食品行业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 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食品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应用技术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食品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技术人员等。
我国食品科学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2012年全国拥有235所开设食品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学科[4]。自2010年以来,虽然每年由大量的食品专业学生(涵盖硕士、博士和出站博士后)进入人才市场,但与蓬勃发展的食品工业相比,仍然不能满足行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教育部专家预测,我国近期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约为4万人,五年后每年将以20~30%的幅度递增,前景十分看好。但是在我省乃至全国,目前真正缺乏的就是能从事及愿意从事生产第一线质量安全检测的专业人才。而食品工程的专业硕士,则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工程硕士不仅由于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突出能力培养,十分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实践训练,毕业后就能基本顶岗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持续迅猛发展的食品工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
2、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急需大量的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
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5年至今,国务院、国家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先后发布关于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食品安全监管和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等。同时把食品安全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5]。目前,我国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人员已达到100万人左右,他们分布在卫生、农业、环保、质检、食品生产经营等部门单位中。而且据统计,在这100万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员工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从事卫生执法工作的人员占了大半,真正从事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人员所占比例却较小。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现有的432万多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需要。有关专家认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人才缺乏是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的直接制约因素,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全面地启动了食品行业的企业整改与建设,对食品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6]。
人们健康意识的崛起,导致自身的食品营养意识大大增强,人们会越来越关注食品营养性和安全性。健康饮食生活的理念极大促进了食品行业对高级食品营养人才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全面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调整消费结构,投资营养、获得高标准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消费潮流。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然而,公共营养师人才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广阔,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7]。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
3、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具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技术人才。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该能自信地走出校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专长,知道社会上哪些岗位适合自己,而这些就业能力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就学会的。”某985高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排除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有关。“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另一个就是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缺乏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工程技术能力造成了他们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这对于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和人才的就业具有双向利好。有的国外著名高校在培养人才中提出:“当学生积累了一定专业知识的时候,就(下转第24页)(上接第37页)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面对社会需求。学校也可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反馈,来修订培养计划和目标。[9]”这对于我们认真思考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的教育与培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4、建立完善的食品制造体系需要大批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高新食品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广泛应用[10],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企业目前都需要大量的掌握食品加工与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11]。因此,掌握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全面质量管理(TQM)、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等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人员对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所以,企业对既懂食品加工又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培养这类专门人才的专业才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亚太日报, 中国经济去年全年增长7.7%. http://www.apdnews.com/news/63137.html
[2] 环球网财经, http://finance.huanqiu.com/, 2013年12月15日
[3]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 2013年12月15日
[4] 中国日报网-食品中国, 食品工业借力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3年11月5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 李金宝, 胡瑞君, 闫波. 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广西轻工业,2008,3:17-18
[8] 《中国教育报》, 2008年03月08日第2版报道
[9] 陈宝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访谈: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2008年9月11日
[10] 高福成, 郑建仙.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4月.
[11] 穆源浦, 刘嘉楠, 张俭波. 对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6): 345-347.
本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J-201213”资助。
1、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据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万亿元大关[2, 3],食品行业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 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食品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应用技术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食品检验人员、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技术人员等。
我国食品科学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2012年全国拥有235所开设食品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学科[4]。自2010年以来,虽然每年由大量的食品专业学生(涵盖硕士、博士和出站博士后)进入人才市场,但与蓬勃发展的食品工业相比,仍然不能满足行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教育部专家预测,我国近期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约为4万人,五年后每年将以20~30%的幅度递增,前景十分看好。但是在我省乃至全国,目前真正缺乏的就是能从事及愿意从事生产第一线质量安全检测的专业人才。而食品工程的专业硕士,则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工程硕士不仅由于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突出能力培养,十分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实践训练,毕业后就能基本顶岗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持续迅猛发展的食品工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
2、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急需大量的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
食品营养与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5年至今,国务院、国家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先后发布关于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食品安全监管和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等。同时把食品安全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5]。目前,我国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人员已达到100万人左右,他们分布在卫生、农业、环保、质检、食品生产经营等部门单位中。而且据统计,在这100万从事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员工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从事卫生执法工作的人员占了大半,真正从事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人员所占比例却较小。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现有的432万多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需要。有关专家认为: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人才缺乏是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的直接制约因素,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全面地启动了食品行业的企业整改与建设,对食品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6]。
人们健康意识的崛起,导致自身的食品营养意识大大增强,人们会越来越关注食品营养性和安全性。健康饮食生活的理念极大促进了食品行业对高级食品营养人才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全面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调整消费结构,投资营养、获得高标准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消费潮流。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然而,公共营养师人才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广阔,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7]。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
3、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具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技术人才。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该能自信地走出校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专长,知道社会上哪些岗位适合自己,而这些就业能力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就学会的。”某985高校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排除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目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有关。“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另一个就是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缺乏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工程技术能力造成了他们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这对于企业对人才的渴求和人才的就业具有双向利好。有的国外著名高校在培养人才中提出:“当学生积累了一定专业知识的时候,就(下转第24页)(上接第37页)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面对社会需求。学校也可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反馈,来修订培养计划和目标。[9]”这对于我们认真思考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的教育与培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4、建立完善的食品制造体系需要大批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高新食品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广泛应用[10],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企业目前都需要大量的掌握食品加工与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11]。因此,掌握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全面质量管理(TQM)、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等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人员对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所以,企业对既懂食品加工又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培养这类专门人才的专业才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亚太日报, 中国经济去年全年增长7.7%. http://www.apdnews.com/news/63137.html
[2] 环球网财经, http://finance.huanqiu.com/, 2013年12月15日
[3] 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 2013年12月15日
[4] 中国日报网-食品中国, 食品工业借力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3年11月5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 李金宝, 胡瑞君, 闫波. 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广西轻工业,2008,3:17-18
[8] 《中国教育报》, 2008年03月08日第2版报道
[9] 陈宝泉.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访谈: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什么?2008年9月11日
[10] 高福成, 郑建仙. 《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4月.
[11] 穆源浦, 刘嘉楠, 张俭波. 对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6): 345-347.
本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YJ-20121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