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 《家电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赵 敏

【机构】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鹤壁)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构建《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良好氛围。本文针对学科特点,从实际出发着重论述了《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并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作用、和谐师生关系、恰当运用评价等多方面研究了构建《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GGJS—298)
  中职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师教学自主和学生学习自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形成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同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认识,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一般发展的价值同步。
  一、构建《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科特点
  学生有自主的学习环境,才会有学习兴趣和进取心。新课堂教育实验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中职教育阶段的《家电维修》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在学习家用电器基本知识和维修技能的过程中会学,会思,会创新。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心理规律。《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特点,引导教师活用教材,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维修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实践中发展;建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进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技术水平。
  二、构建《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际出发
  构建适应新教材的《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际,让自主学习回归学生,激励学生克服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家电维修》课程的信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维修技能水平。
  1、情境式问题导入
  每堂课的导入很重要,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案例导入、合作讨论导入、现场操作导入、榜样示范导入等。导入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新奇独特、联系生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导1入的形式和方法。这样就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强好奇心,产生求知欲。
  2、目标性学生自学
  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围绕学习目标先学。明确学习目标,提出维修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把学生置于要研究的故障维修问题情境中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对教材的理解,应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将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2]。
  3、讨论式感知教材
  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种知识、技能,要准备哪些工具、材料等,从而对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职业课也要讲究学习方法。学法指导主要突出一个“会”字,使学生做到会学,会思,会创新。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归纳、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学生运用“看、说、思、问、比”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会学、会思、会创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得到收获。
  4、答疑性讲解示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妙在变化。讲解、示范是中职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讲学生不会的,讲学生没学会的,讲学生能学会的”教学方法。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避免技能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按步骤进行示范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延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缩短教师教的时间,将教室变成“学堂”,使自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5、自测式达标练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与讲解,对某种劳动知识、技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必须通过具体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学生的操作应本着“帮、扶、放”的原则,可分为指导性操作、独立性操作、创造性操作。
  (1)指导性操作,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操作。这一环节教师本着帮的原则,对于学生操作的难点或关键环节,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缺点、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
  (2)独立性操作,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家电故障处理及维修技能后,独立进行的操作过程,并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3)创造性操作,是在学生掌握了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后,能够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过程教师本着“放”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想像力、创造力,这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审美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自测,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
  6、反思性总结升华
  新授知识结束以后,要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巩固新知。中职课程的讲评和小结,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对提高维修技能有重要作用。维修操作结束后,可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让学生评出谁做的好,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缺点,让学生对劳动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讲评和小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是全面、全程、全方位反思、评价课堂教与学整个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升华,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三、构建《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合作氛围
  1、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解放,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现状,实现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和开放性,促进学生潜在能量的释放,真正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2、有利于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实施《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探究主题;提供研究素材,参于自主活动;联系学生生活,必要点拨引导;拓展活动内容,提高维修技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有利于重建和谐师生关系。
  《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重建和谐的新型课堂师生关系,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行为,更加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知识经验。
  4、有利于恰当运用有效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资源,更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家电维修》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教育等功能,正如原苏联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六环节教学法的总体设计体现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营造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M].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赵敏(1983-),女,河南鹤壁人,硕士,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