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治理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的 制度构建与实践路径
【作者】 杨军剑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之风严重,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的治理作用日益突显。文章在对大学生抄袭行为特征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教育治理的基本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建设和实践途径。文章强调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学业培养与人格完善相辅佐,共同实现对大学生教育成才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教育治理;制度构建与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他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贡献于社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养成。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既要求严谨的学术规范,又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随着近年来“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普及和使用,在叫好的同时,也呈现乱象丛生,问题凸显,治理缺位,从而引发对教育的本质及价值的再次追问与思考。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办学体系初步形成,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抄袭、作假等比较严重的现象,已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1]整体来看,不乏主客观方面的问题和原因:
1.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弱化。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科研工作和进行学术活动时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成为国家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研究生学子,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学术道德的养成不仅在毕业论文中体现,更将影响其一生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由于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和信息的膨胀,加之学术道德教育的弱化甚至缺失,大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东拼西凑、改头换面、枪手替代、拿来主义等现象和问题,满足于得过且过、浅尝辄止的快速过关心理,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对学术道德的敬畏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境况其创新的要求必然打了折扣。
2.导师忙碌中的责任意识淡化。现在的指导老师们确实都很忙碌,特别是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常常是忙得不亦乐乎,身兼数职,分身乏术,这当然既有个人能力的魅力,也有体制机制之影响。关键是导师是否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能否认认真真地培养、教育学生,包括加强学术素养、增进学术积累、培育学术道德、激发创新想象;是否导师心中唯有学术一杆称,自己就是始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是否正确处理了师生关系、摈除了老板与打工仔的私心杂念。
3.论文“查重”中的治标不治本。论文“查重”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学术研究的氛围,[2]鞭策和督促学生沉下心来,静心读书写作,去掉快餐式、讨巧式、东拼西凑、哗众取宠般毫无创意的文字游戏。论文“查重”由来已久,其本意就在杜绝抄袭,鼓励创新。以往主要靠导师的学术积累和评审老师的记忆,注重个人脑力开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术出版的累积发展渐显力不从心,不可能面面俱到。随着“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普及和使用,相应地出现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市场“查重”软件满天飞,学校查重之前先自检查重,通过抄书式、抄观点式、翻译式、删减重复率式等花样翻新的多种抄袭方式,达到规避论文风险、逃过“查重”法眼、“技术层面”过关通过即万事大吉。如此行为与心态,则距教育之目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4.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及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一方面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其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实效性等价值追求也呈现出负面影响。同时,在中西文化、价值观念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不同于我国民族传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流入我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填充着因传统价值失落留下的空白区域,导致社会价值观发生分化和异化。特别是当今时代,马克思所言的资本逻辑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惜花钱买软件自检,[3]“查重”店铺上百家,一方面是市场的火爆与喧嚣,另一方面是学术学问的清冷与浮躁,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腐蚀人心、学问不“学”了。
二、以制度建设杜绝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表明虽然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巨大,但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填补的空间,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程序规范、能力提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不容错过。治理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之风,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系统联动。
1.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和步伐。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改革是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下转第28页)(上接第31页)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目前,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4]这是一个下决心改变应试教育的良好开端,相信未来通过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切实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只重片面升学而忽略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困境和弊端,重构教育的“传道”功能,释放出亿万学生心智创造力的正能量。
2.完善“查重”等制度体系。“查重”必不可少,关键是不要走偏,失去意义。针对市场泛滥、信息庞杂、资本主导、制度缺失之问题,应完善查重机制,明确抄袭细则,界定抄袭边界,建立制度规范。比如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制,让抄袭者晓以利害;建立人性化申诉制,给误判抄袭的学生以申诉渠道和机会;建立学术监督委员会,及时、动态、常态很抓抄袭剽窃之案例;建立网上、线下、立体、综合新闻发布机制,以引领社会舆论,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等等。
3.增加优质师资提高培养质量。教师素质关乎学生成长、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教育改革事关教师,教育质量重在教师。因此,要大力增加优质师资,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注重师资职业道德教育,及时跟踪、完善导师负责制,从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等方面加大监督、检查、改革的力度。同时,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合理使用教师资源,切实做到用人所长,保障教师安心从业,使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会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需求,做到发现人、尊重人、培育人,从而优化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倡导、大力培育、注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锲而不舍,常抓不懈,持续推进。既要不断加强学校教师、各级官员的学术诚信示范,以榜样力量深入学生内心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又要教育有法培养适度指导学生打好学术根基,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自己通过积极的思考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从而树立创新的理念,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参考文献:
[1]何晓柯.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透析及遏制对策[J].现代物业,2011(11).33-35.
[2]晋浩天.论文“查重”能否遏制抄袭之风[N].光明日报,2014-5-19第6版.
[3]李万武.识别毕业论文抄袭的实验研究[J].经济师.2014(01).263-264.
[4]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已确定.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edu/info/285776_1.html.2014-05-10.中国网.
作者简介:杨军剑(1970—),男,哲学硕士,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教育治理;制度构建与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他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贡献于社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养成。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既要求严谨的学术规范,又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随着近年来“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普及和使用,在叫好的同时,也呈现乱象丛生,问题凸显,治理缺位,从而引发对教育的本质及价值的再次追问与思考。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办学体系初步形成,适应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抄袭、作假等比较严重的现象,已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1]整体来看,不乏主客观方面的问题和原因:
1.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弱化。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科研工作和进行学术活动时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成为国家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研究生学子,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学术道德的养成不仅在毕业论文中体现,更将影响其一生的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由于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和信息的膨胀,加之学术道德教育的弱化甚至缺失,大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东拼西凑、改头换面、枪手替代、拿来主义等现象和问题,满足于得过且过、浅尝辄止的快速过关心理,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对学术道德的敬畏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境况其创新的要求必然打了折扣。
2.导师忙碌中的责任意识淡化。现在的指导老师们确实都很忙碌,特别是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常常是忙得不亦乐乎,身兼数职,分身乏术,这当然既有个人能力的魅力,也有体制机制之影响。关键是导师是否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能否认认真真地培养、教育学生,包括加强学术素养、增进学术积累、培育学术道德、激发创新想象;是否导师心中唯有学术一杆称,自己就是始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是否正确处理了师生关系、摈除了老板与打工仔的私心杂念。
3.论文“查重”中的治标不治本。论文“查重”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学术研究的氛围,[2]鞭策和督促学生沉下心来,静心读书写作,去掉快餐式、讨巧式、东拼西凑、哗众取宠般毫无创意的文字游戏。论文“查重”由来已久,其本意就在杜绝抄袭,鼓励创新。以往主要靠导师的学术积累和评审老师的记忆,注重个人脑力开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术出版的累积发展渐显力不从心,不可能面面俱到。随着“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普及和使用,相应地出现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市场“查重”软件满天飞,学校查重之前先自检查重,通过抄书式、抄观点式、翻译式、删减重复率式等花样翻新的多种抄袭方式,达到规避论文风险、逃过“查重”法眼、“技术层面”过关通过即万事大吉。如此行为与心态,则距教育之目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4.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及消极影响。市场经济一方面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其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实效性等价值追求也呈现出负面影响。同时,在中西文化、价值观念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不同于我国民族传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流入我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填充着因传统价值失落留下的空白区域,导致社会价值观发生分化和异化。特别是当今时代,马克思所言的资本逻辑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惜花钱买软件自检,[3]“查重”店铺上百家,一方面是市场的火爆与喧嚣,另一方面是学术学问的清冷与浮躁,如此下去,岂不误人子弟、腐蚀人心、学问不“学”了。
二、以制度建设杜绝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表明虽然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巨大,但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填补的空间,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程序规范、能力提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教育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不容错过。治理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之风,也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系统联动。
1.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和步伐。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教育改革是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下转第28页)(上接第31页)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目前,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4]这是一个下决心改变应试教育的良好开端,相信未来通过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切实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只重片面升学而忽略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困境和弊端,重构教育的“传道”功能,释放出亿万学生心智创造力的正能量。
2.完善“查重”等制度体系。“查重”必不可少,关键是不要走偏,失去意义。针对市场泛滥、信息庞杂、资本主导、制度缺失之问题,应完善查重机制,明确抄袭细则,界定抄袭边界,建立制度规范。比如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制,让抄袭者晓以利害;建立人性化申诉制,给误判抄袭的学生以申诉渠道和机会;建立学术监督委员会,及时、动态、常态很抓抄袭剽窃之案例;建立网上、线下、立体、综合新闻发布机制,以引领社会舆论,发挥正确导向作用等等。
3.增加优质师资提高培养质量。教师素质关乎学生成长、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教育改革事关教师,教育质量重在教师。因此,要大力增加优质师资,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注重师资职业道德教育,及时跟踪、完善导师负责制,从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等方面加大监督、检查、改革的力度。同时,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合理使用教师资源,切实做到用人所长,保障教师安心从业,使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会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需求,做到发现人、尊重人、培育人,从而优化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倡导、大力培育、注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锲而不舍,常抓不懈,持续推进。既要不断加强学校教师、各级官员的学术诚信示范,以榜样力量深入学生内心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又要教育有法培养适度指导学生打好学术根基,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自己通过积极的思考也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从而树立创新的理念,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参考文献:
[1]何晓柯.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透析及遏制对策[J].现代物业,2011(11).33-35.
[2]晋浩天.论文“查重”能否遏制抄袭之风[N].光明日报,2014-5-19第6版.
[3]李万武.识别毕业论文抄袭的实验研究[J].经济师.2014(01).263-264.
[4]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已确定.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edu/info/285776_1.html.2014-05-10.中国网.
作者简介:杨军剑(1970—),男,哲学硕士,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