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作者】 王丽红
【机构】 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生涯探索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我们自己,了解我们所处的工作世界。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技能的学习,以掌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当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曾经梦想过未来,也许是科学家?是老师?是律师?还是护士?
现在的我们对未来的梦想也许和以前不同了。经过中考,高考的洗礼,我们选择,也被选择。我们可能幸运地选择了我们所喜欢的专业,正一步步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梦想也渐渐落实,成为可以实现的理想。然而,我们也可能由于分数的原因,被陌生的专业所选择,正感到茫然失措,惶惶惑惑,不知道如何重新让颓废的梦想再起高楼?我们也可能好不容易完成了儿时的第一个“志愿”----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却发现专业中所学的知识激荡不起你的热情,于是你徘徊在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期许之间,不如何是好。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趁着青春少年,为自己投资一些时间,仔细思索在这人世间数十年的生涯历程中——
我们究竟要什么?
我们的兴趣是什么?
我们的性格是什么?
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成就我们自己?
回答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涯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深度的“生涯探索”和长期的“生涯规划”。
生涯探索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我们自己,了解我们所处的工作世界。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技能的学习,以掌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因此,生涯探索必须要先进行自我认知(包括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生涯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即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孙子所说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自己提供一项有效的方法或工具。让我们有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皆能对自己的现在、未来有一个重新的审视,评估的机会,为自己规划一个幸福的人生。
第一部分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生涯价值观。
一、了解个人的兴趣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带来较为愉悦的感觉。让自己更有能力积极投入于工作之中,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更高度的成就满足感,也因此会更为肯定自己的能力表现,对自己更具信心,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目前做为兴趣选择的首选工具是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被国内外几乎所有的职业机构应用。他将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1、社会型:(S)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2、企业型:(E)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3、常规型:(C)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4、实际型:(R)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5、调研型:(I)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6、艺术型:(A)
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然而,大多数人都并非只有一种性向(比如,一个人的性向中很可能是同时包含着社会性向、实际性向和调研性向这三种)。霍兰德认为,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为了帮助描述这种情况,霍兰德建议将这六种性向分别放在一个正六三角形的每一角。
二、了解自己的性性格
心理学中,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所做行为反应的物质,即人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套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
世界上关于划分性格类型的理论有许多种,MBTI性格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普遍使用的理论。MBTI 人格理论的基础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后经一对母女Katharine Cook Briggs 与Isabel Briggs Myers 研究并加以发展。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二个方向,共计八个方向,即八种性格特点。
四个维度:
MBTI 人格共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
分别是:
外向(E) 和 内向(I)
感觉(S) 和 直觉(N)
思考(T) 和 情感(F)
判断(J) 和 知觉(P)
每个人的性格都落足于四种维度每一种中点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我们把每种维度的两端称做"偏好"。例如:如果你落在外向的那一边,那么就可以说你具有外向的偏好。如果你落在内向的那一边,那么就可以说你具有内向的偏好。
对大学生面言,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除了参考职业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MBTI类型,它不仅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们、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参考,还根据个人情况提出了系统的发展建议。
三、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在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决定了哪些因素对我们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你优先考虑和选择的,哪些不是。
对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职业价值观进行分析时,可以参照学者们所提出的价值观类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其实,我们可以把不同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加以归结,根据他们所体现的主要方面,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中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国学者阚雅玲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如下12类。
1)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
2)兴趣特长。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弊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
3)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 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自由独立。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不想与太多人发生工作关系,既不想治人也不想 治于人。
5)自我成长。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6)自我实现。工作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得以全面运用和施展,实现自身价值。
7)人际关系。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渴望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甚至被关爱的环境工作。
8)身心健康。工作能够免于危险、过度劳累,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9)环境舒适。工作环境舒适宜人。
10)工作稳定。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11)社会需要。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
12)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和性格是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在确定价值观时,一定要考虑它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相适应。据调查,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有80%的人难以在他选择的职业上成功;而如果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潜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源动力。此外,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等特征。
大学生进行社会认知是指进行社会分析。社会在进步,在变革,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这就需要做社会大环境的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自己所选择的单位在未来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占有及发展趋势等;对这些社会发展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同时,个人处于社会庞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际关系状况显得尤为必要。人际关系分析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将与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上下级、同事及竞争者,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提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之相处等等。
参考文献:
1.郭蓉《职业生涯规划》: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6-1
2.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年
3.HOLLAND. J .L.Making voe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Careers. Englewood Cliffs,NJ
4.伍尔福克 《教育心理学》 (美国)安妮干塔.伍乐福克著。
当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曾经梦想过未来,也许是科学家?是老师?是律师?还是护士?
现在的我们对未来的梦想也许和以前不同了。经过中考,高考的洗礼,我们选择,也被选择。我们可能幸运地选择了我们所喜欢的专业,正一步步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梦想也渐渐落实,成为可以实现的理想。然而,我们也可能由于分数的原因,被陌生的专业所选择,正感到茫然失措,惶惶惑惑,不知道如何重新让颓废的梦想再起高楼?我们也可能好不容易完成了儿时的第一个“志愿”----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却发现专业中所学的知识激荡不起你的热情,于是你徘徊在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期许之间,不如何是好。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趁着青春少年,为自己投资一些时间,仔细思索在这人世间数十年的生涯历程中——
我们究竟要什么?
我们的兴趣是什么?
我们的性格是什么?
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成就我们自己?
回答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涯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深度的“生涯探索”和长期的“生涯规划”。
生涯探索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我们自己,了解我们所处的工作世界。生涯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技能的学习,以掌握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因此,生涯探索必须要先进行自我认知(包括自己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生涯价值观)和社会认知,即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孙子所说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自己提供一项有效的方法或工具。让我们有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皆能对自己的现在、未来有一个重新的审视,评估的机会,为自己规划一个幸福的人生。
第一部分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人格特质,生涯价值观。
一、了解个人的兴趣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带来较为愉悦的感觉。让自己更有能力积极投入于工作之中,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更高度的成就满足感,也因此会更为肯定自己的能力表现,对自己更具信心,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目前做为兴趣选择的首选工具是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被国内外几乎所有的职业机构应用。他将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1、社会型:(S)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2、企业型:(E)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3、常规型:(C)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4、实际型:(R)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5、调研型:(I)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6、艺术型:(A)
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然而,大多数人都并非只有一种性向(比如,一个人的性向中很可能是同时包含着社会性向、实际性向和调研性向这三种)。霍兰德认为,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会越少。为了帮助描述这种情况,霍兰德建议将这六种性向分别放在一个正六三角形的每一角。
二、了解自己的性性格
心理学中,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所做行为反应的物质,即人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套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
世界上关于划分性格类型的理论有许多种,MBTI性格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普遍使用的理论。MBTI 人格理论的基础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后经一对母女Katharine Cook Briggs 与Isabel Briggs Myers 研究并加以发展。MBTI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二个方向,共计八个方向,即八种性格特点。
四个维度:
MBTI 人格共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
分别是:
外向(E) 和 内向(I)
感觉(S) 和 直觉(N)
思考(T) 和 情感(F)
判断(J) 和 知觉(P)
每个人的性格都落足于四种维度每一种中点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我们把每种维度的两端称做"偏好"。例如:如果你落在外向的那一边,那么就可以说你具有外向的偏好。如果你落在内向的那一边,那么就可以说你具有内向的偏好。
对大学生面言,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除了参考职业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MBTI类型,它不仅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们、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参考,还根据个人情况提出了系统的发展建议。
三、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在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一定要清楚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决定了哪些因素对我们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你优先考虑和选择的,哪些不是。
对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职业价值观进行分析时,可以参照学者们所提出的价值观类型,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其实,我们可以把不同职业价值观的内容加以归结,根据他们所体现的主要方面,来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中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国学者阚雅玲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如下12类。
1)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
2)兴趣特长。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弊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
3)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 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自由独立。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不想与太多人发生工作关系,既不想治人也不想 治于人。
5)自我成长。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6)自我实现。工作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得以全面运用和施展,实现自身价值。
7)人际关系。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渴望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甚至被关爱的环境工作。
8)身心健康。工作能够免于危险、过度劳累,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9)环境舒适。工作环境舒适宜人。
10)工作稳定。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11)社会需要。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
12)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和性格是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在确定价值观时,一定要考虑它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相适应。据调查,如果一个人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有80%的人难以在他选择的职业上成功;而如果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潜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源动力。此外,选择一项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等特征。
大学生进行社会认知是指进行社会分析。社会在进步,在变革,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这就需要做社会大环境的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自己所选择的单位在未来行业发展中的变化情况,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占有及发展趋势等;对这些社会发展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同时,个人处于社会庞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打交道,因而分析人际关系状况显得尤为必要。人际关系分析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将与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上下级、同事及竞争者,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如何提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之相处等等。
参考文献:
1.郭蓉《职业生涯规划》: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6-1
2.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年
3.HOLLAND. J .L.Making voe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Careers. Englewood Cliffs,NJ
4.伍尔福克 《教育心理学》 (美国)安妮干塔.伍乐福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