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具体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运用
【作者】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管讲师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信息工程系辅导员
【机构】
【摘要】徐姗姗 艾珊珊【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谈心谈话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辅导员在认真地、设身处地地倾听学生诉说的基础上,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澄清学生所表达的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纠正其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具体化技术;谈心谈话;运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①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在对初级辅导员能力要求中就明确指出:能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能掌握个别谈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
谈心谈话,以其与大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性、应变性和对谈话效果检验的时效性,成为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中最直接、最基础、最重要的形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与学生比例是1:200,如果一个辅导员平均每天与两位同学进行一次谈话,至少要一个学期才能完成对所有学生的谈话。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谈心谈话的要素和技巧,有效地利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机会。具体化技术源于心理咨询的一种参与性技术,运用到高校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中,可以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澄清大学生表达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纠正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把握大学生真实的情况,提高谈心谈话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
一、具体化技术的含义
具体化技术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参与性技术,是指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念、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② 在与大学生的谈心谈话实践中,很多大学生在谈话中诉说的事件、思想、情感经常是模糊、混乱、甚至是矛盾的,这些又常常是引起大学生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辅导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只是叙述了某件事情,对表述的内容有含糊不清之初,并没有说出他的主观情绪体验时,就可以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种感受、何种想法”等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描述和说明自己的问题,协助学生做明确的自我表露。没有具体化这一步,辅导员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为把握的信息很可能是表面的、模糊的、错误的,这也是具体化的意义。
二、具体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1. 帮助大学生找到引起困惑的核心问题。
辅导员根据大学生某一含糊语句,使用具体化技术,引导学生补充细节将其思路引导至关键处。特别是当学生虽然讲述了自身很多问题和感受,但是却方向杂乱,主次不分,逻辑混乱时,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跳出盘根错节的混乱,直指问题的核心。比如,在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老师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郁闷”,许多学生习惯于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某时某刻的心情。若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同样一个“郁闷”所包含的意思千差万别,表示着不同的情绪。有的学生“郁闷”,可能是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每天无所是事,感受到对未来的迷茫;有的学生的“郁闷”,还可能是与恋爱对象分手,无心顾及学习和其他正常活动,感受的是内心的伤痛;还有的学生的“郁闷”则可能是与宿舍、班级同学相处不和谐,感受到的是人际交往的压力。这时,辅导员老师要是只粗略地注意学生的表述,而不具体化地深入探究学生究竟是有“何种经历,何种原因,何种感受,何种想法”,自然无法与学生交心,切中引起学生困扰的关键问题。
2. 纠正大学生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生活中常常引起困扰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他们容易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的看法延伸到对人,把偶尔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甚至未来,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事实。比如,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就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员与某学生谈心谈话时,学生诉说由于班干竞选落选很不开心,想的很多,觉得原来在高中的时候老师、同学都很喜欢自己,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很有信心,到了大学干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感觉寝室同学很排挤自己,可能经常在老师和班级同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所以自己人际关系很差,感觉以后大学生活都没什么意思了。通过具体分析,辅导员发现根源在于这个同学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把偶尔出现的竞选失败演变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把事情延伸到对人的看法,出现不信任、不自信的情绪。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影响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会使矛盾扩大化,问题复杂化。很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有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当辅导员明白这点,在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谈心谈话,帮助这样的学生调整认识方式,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观念,而不能空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如何改善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等。
三、具体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辅导员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中,当学生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具体化技术。
1. 学生比较迷茫,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明确认识,不明白自己现在的所思所想,不明白自己此时此刻的感觉,找不到困扰自己的核心问题。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例如:
学生,20岁,学习困难
辅导老师:面对现在的成绩,你有没有分析过原因呢?
学生:我就不是学工科的料。
辅导老师:你说你不是学工科的料,你能告诉我哪些事情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现在学习工科,基本上很多科目我都不及格。
辅导老师:那都有哪些科目呢?
学生:主要集中在数学,只要是数学还有以数学有关的科目我都会不及格。
辅导老师:那你从中学以来数学都学不好吗?
学生:高中的时候数学挺好的,到大学学习工科就不会了。
辅导老师:你之前提到自己不适合学工科,那为什么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工科专业呢?
学生:爸妈一定要我选,我自己一直都不同意,早就跟他们说过我学不好。
上述案例中,学生将学习困难归因于“不适合学工科”,出现挂科以后更加坚定这种认知,心理暗示增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辅导老师在上述谈话中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父母做出的选择有抵触情绪,进入大学后潜意识里没有努力学习,数门课程不及格的原因在于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不够。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常停留在表层,靠他们自己难以挖掘深层次原因,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辅导老师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深层次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 学生在谈及自己的问题时,可能由于顾及面子或其他不愿触痛心灵伤痛等原因,对某些事实、感受加以回避,或者避重就清、趋利避害,还可能有意的掩盖、缩小、放大某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使其表达的内容便的模糊不清,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具体的事实。例如:
学生,20岁,男,寝室矛盾问题
学生:他不可理喻、仗势欺人,我对他忍无可忍!
辅导老师:你能具体说说他哪些方面不可理喻、仗势欺人了吗?
学生:……(沉默)我不喜欢说别人坏话,但是他总是不顾别人感受,总打电话吵人睡觉!
辅导老师:你说他总打电话吵人睡觉,是每次都这样吗?
学生:我和他之间算是有一种默契,我睡觉如果他吵了点,我翻个身他就不吵了,也会出去打电话,他睡觉翻个身,我也不会再闹。但是今天中午我在睡觉,他就打着电话进寝室,把我吵醒,还和我争执,他就是不讲理!
辅导老师:他打着电话进屋,你正在睡觉被吵醒,他就直接和你争执了吗?
学生:吵醒后我说了句“你知不知道我在睡觉?”然后下床才起的争执,前一天晚上我感冒发烧一夜没睡好,中午本想补觉,谁知又被他吵醒。
辅导老师:能理解你被吵醒时的心情,那你现在想象一下,回到中午的场景,你是打电话进屋的室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沉默)他进屋的时候可能不知道我在睡觉,而我被吵醒后的语气好像也不太好。
辅导老师:你自己能够这样分析问题,很不错!那你再想想,他哪些让你认为是不可理喻、仗势欺人?
学生:其实我也只是一时冲动说出这些话,他也并非不可理喻。
在此案例中,学生与室友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描述问题时带有情绪,下意识地将矛头指向室友,放大室友的缺点,造成问题过分概况。辅导老师运用具体化技术,逐步还原产生矛盾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室友并非故意吵其睡觉,室友也并非“不可理喻、仗势欺人”,领会到是自身认知出现了偏差,产生了不合理信念。这样既避免了一味指责使学生产生戒备心理,也避免一味枯燥说理使学生反感,有助于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
四、高校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运用具体化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1.有计划地与大学生谈心谈话。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计划好跟学生谈心谈话的主要目的,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最近学习生活的情况,才能在谈话过程中运用具体化帮助学生明白那些引起他们不合理信念、错误的判断的具体事件的真相。
2.具体化技术与其他谈话技术结合使用。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要注意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表述中含糊不清的地方。具体化技术还须与其他谈话技术结合使用,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感觉,让学生愿意将内心更多的话说出来。
3.做好谈心谈话效果的跟踪反馈。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对效果进行跟踪反馈。很多学生在谈话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谈话结果也能欣然接受,但在后续的生活中受到外界影响后容易很快改变。辅导员跟学生谈心谈话后,可以从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侧面获取反馈信息,强化具体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谈心谈话的效果。
参考文献:
【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5.
作者简介:徐姗姗,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管,讲师;艾珊珊,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助教。
关键词:具体化技术;谈心谈话;运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①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在对初级辅导员能力要求中就明确指出:能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能掌握个别谈心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
谈心谈话,以其与大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性、应变性和对谈话效果检验的时效性,成为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中最直接、最基础、最重要的形式。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与学生比例是1:200,如果一个辅导员平均每天与两位同学进行一次谈话,至少要一个学期才能完成对所有学生的谈话。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掌握谈心谈话的要素和技巧,有效地利用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机会。具体化技术源于心理咨询的一种参与性技术,运用到高校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工作中,可以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澄清大学生表达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纠正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把握大学生真实的情况,提高谈心谈话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
一、具体化技术的含义
具体化技术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参与性技术,是指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念、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② 在与大学生的谈心谈话实践中,很多大学生在谈话中诉说的事件、思想、情感经常是模糊、混乱、甚至是矛盾的,这些又常常是引起大学生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辅导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只是叙述了某件事情,对表述的内容有含糊不清之初,并没有说出他的主观情绪体验时,就可以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种感受、何种想法”等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描述和说明自己的问题,协助学生做明确的自我表露。没有具体化这一步,辅导员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为把握的信息很可能是表面的、模糊的、错误的,这也是具体化的意义。
二、具体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1. 帮助大学生找到引起困惑的核心问题。
辅导员根据大学生某一含糊语句,使用具体化技术,引导学生补充细节将其思路引导至关键处。特别是当学生虽然讲述了自身很多问题和感受,但是却方向杂乱,主次不分,逻辑混乱时,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跳出盘根错节的混乱,直指问题的核心。比如,在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中,辅导员老师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郁闷”,许多学生习惯于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某时某刻的心情。若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同样一个“郁闷”所包含的意思千差万别,表示着不同的情绪。有的学生“郁闷”,可能是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每天无所是事,感受到对未来的迷茫;有的学生的“郁闷”,还可能是与恋爱对象分手,无心顾及学习和其他正常活动,感受的是内心的伤痛;还有的学生的“郁闷”则可能是与宿舍、班级同学相处不和谐,感受到的是人际交往的压力。这时,辅导员老师要是只粗略地注意学生的表述,而不具体化地深入探究学生究竟是有“何种经历,何种原因,何种感受,何种想法”,自然无法与学生交心,切中引起学生困扰的关键问题。
2. 纠正大学生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在生活中常常引起困扰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他们容易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的看法延伸到对人,把偶尔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甚至未来,运用具体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澄清事实。比如,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就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辅导员与某学生谈心谈话时,学生诉说由于班干竞选落选很不开心,想的很多,觉得原来在高中的时候老师、同学都很喜欢自己,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很有信心,到了大学干什么事情都不顺利,感觉寝室同学很排挤自己,可能经常在老师和班级同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所以自己人际关系很差,感觉以后大学生活都没什么意思了。通过具体分析,辅导员发现根源在于这个同学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把偶尔出现的竞选失败演变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把事情延伸到对人的看法,出现不信任、不自信的情绪。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影响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会使矛盾扩大化,问题复杂化。很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有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当辅导员明白这点,在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谈心谈话,帮助这样的学生调整认识方式,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观念,而不能空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如何改善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等。
三、具体化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辅导员在开展谈心谈话工作中,当学生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具体化技术。
1. 学生比较迷茫,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明确认识,不明白自己现在的所思所想,不明白自己此时此刻的感觉,找不到困扰自己的核心问题。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例如:
学生,20岁,学习困难
辅导老师:面对现在的成绩,你有没有分析过原因呢?
学生:我就不是学工科的料。
辅导老师:你说你不是学工科的料,你能告诉我哪些事情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呢?
学生:现在学习工科,基本上很多科目我都不及格。
辅导老师:那都有哪些科目呢?
学生:主要集中在数学,只要是数学还有以数学有关的科目我都会不及格。
辅导老师:那你从中学以来数学都学不好吗?
学生:高中的时候数学挺好的,到大学学习工科就不会了。
辅导老师:你之前提到自己不适合学工科,那为什么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工科专业呢?
学生:爸妈一定要我选,我自己一直都不同意,早就跟他们说过我学不好。
上述案例中,学生将学习困难归因于“不适合学工科”,出现挂科以后更加坚定这种认知,心理暗示增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辅导老师在上述谈话中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父母做出的选择有抵触情绪,进入大学后潜意识里没有努力学习,数门课程不及格的原因在于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不够。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常常停留在表层,靠他们自己难以挖掘深层次原因,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辅导老师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深层次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 学生在谈及自己的问题时,可能由于顾及面子或其他不愿触痛心灵伤痛等原因,对某些事实、感受加以回避,或者避重就清、趋利避害,还可能有意的掩盖、缩小、放大某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使其表达的内容便的模糊不清,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具体的事实。例如:
学生,20岁,男,寝室矛盾问题
学生:他不可理喻、仗势欺人,我对他忍无可忍!
辅导老师:你能具体说说他哪些方面不可理喻、仗势欺人了吗?
学生:……(沉默)我不喜欢说别人坏话,但是他总是不顾别人感受,总打电话吵人睡觉!
辅导老师:你说他总打电话吵人睡觉,是每次都这样吗?
学生:我和他之间算是有一种默契,我睡觉如果他吵了点,我翻个身他就不吵了,也会出去打电话,他睡觉翻个身,我也不会再闹。但是今天中午我在睡觉,他就打着电话进寝室,把我吵醒,还和我争执,他就是不讲理!
辅导老师:他打着电话进屋,你正在睡觉被吵醒,他就直接和你争执了吗?
学生:吵醒后我说了句“你知不知道我在睡觉?”然后下床才起的争执,前一天晚上我感冒发烧一夜没睡好,中午本想补觉,谁知又被他吵醒。
辅导老师:能理解你被吵醒时的心情,那你现在想象一下,回到中午的场景,你是打电话进屋的室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沉默)他进屋的时候可能不知道我在睡觉,而我被吵醒后的语气好像也不太好。
辅导老师:你自己能够这样分析问题,很不错!那你再想想,他哪些让你认为是不可理喻、仗势欺人?
学生:其实我也只是一时冲动说出这些话,他也并非不可理喻。
在此案例中,学生与室友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描述问题时带有情绪,下意识地将矛头指向室友,放大室友的缺点,造成问题过分概况。辅导老师运用具体化技术,逐步还原产生矛盾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室友并非故意吵其睡觉,室友也并非“不可理喻、仗势欺人”,领会到是自身认知出现了偏差,产生了不合理信念。这样既避免了一味指责使学生产生戒备心理,也避免一味枯燥说理使学生反感,有助于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
四、高校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运用具体化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1.有计划地与大学生谈心谈话。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计划好跟学生谈心谈话的主要目的,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最近学习生活的情况,才能在谈话过程中运用具体化帮助学生明白那些引起他们不合理信念、错误的判断的具体事件的真相。
2.具体化技术与其他谈话技术结合使用。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要注意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才能更好地发现学生表述中含糊不清的地方。具体化技术还须与其他谈话技术结合使用,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感觉,让学生愿意将内心更多的话说出来。
3.做好谈心谈话效果的跟踪反馈。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对效果进行跟踪反馈。很多学生在谈话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谈话结果也能欣然接受,但在后续的生活中受到外界影响后容易很快改变。辅导员跟学生谈心谈话后,可以从学生本人或其他学生侧面获取反馈信息,强化具体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谈心谈话的效果。
参考文献:
【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45.
作者简介:徐姗姗,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管,讲师;艾珊珊,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