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作者】 王亚男
【机构】 河北省大厂高级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这就是说,人文教育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作为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理应肩负起培养人文素养的重担。应把数学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人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中只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运算和一成不变的概念、原理、公式,对如何在理科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却束手无策,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数学教师面临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一个课题。
一、利用数学史,欣赏文明成果,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的结晶,数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研读它的发展史,会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受到享受,可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数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极具教育力的、生动的德育教科书。实践证明,学生对科学史和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一个个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故事,也是一个个献身精神、敬业精神的故事,更是热爱祖国、造福人类的故事。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发对数学这们科学的热爱,对历史上数学家的崇敬,从而感受数学哲理,感受数学的人文精神。在我们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生遇上挫折时,我给学生讲了诸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等伟人的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努力、刻苦的进取精神,使学生的各方面品质都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发掘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美,人皆爱之。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既不象鲜花那样娇艳,也不象五彩缤纷的图案那样触目明感,它的美,美在内涵。仅就新教材而言,数学中蕴含的美俯拾即是: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用“美神”维纳斯的形体等让学生感受和谐美;讲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最近科学家发现:蛇的运动轨迹完全符合正弦曲线;大雁在空中飞行排成非常漂亮的“人”字形,其所形成的角正好是天然钻石一角的二倍,非常准确;还有每只鹦鹉螺,无论来自那一个海滩,其螺旋弯曲的精度必定丝毫不差,这种不可思议的精确生长模式,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可以借助这些科学前沿消息,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的奇异美。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很大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和信念端正”。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成为“心灵的体操”。因而19世纪数学家J·J·西尔维斯特指出:“置身于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类思维活动升华到纯净而和谐的境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挖掘数学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与国防、数学与交通、数学与通讯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等数学与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数学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数学最讲究真实,掺不得丝毫的虚假,一切推理论证都必须有根有据、严密严谨,经得起反复推敲和论证。宏观上数学涉及到:以色列地平线-6卫星原计划作为目前在轨侦察卫星地平线-5的补充,加强以色列的预警系统,监视突然来袭的导弹。该卫星也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伊朗等国家的军队调遣、导弹发射架机动以及核武器发展等情况。由于技术人员在计算中的一点失误,导致这次发射失败,使以色列情报收集能力严重受挫,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亿美元。而中国的“神五”“神六”发射恰恰说明中国科技的发达是离不开数学的。微观上数学涉及到:坐在公共汽车上与对面汽车之间的速度?如何测量学校操场的大小和跑道的长度?到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怎样去掌握报纸上的广告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怎样储蓄获得的利息多?有奖促销活动中谁是大赢家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品尝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的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教学中,我们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科学方法去解决,而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其教育的最高宗旨是“育人”,当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因此当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后,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使数学教育更趋向人性化,更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一、利用数学史,欣赏文明成果,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是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仁人志士不畏艰辛、努力探索、刻苦追求的结晶,数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研读它的发展史,会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受到享受,可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数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极具教育力的、生动的德育教科书。实践证明,学生对科学史和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科学家的奋斗故事,是一个个实事求是、严谨治学、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故事,也是一个个献身精神、敬业精神的故事,更是热爱祖国、造福人类的故事。学习数学不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获得一定的能力,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这一文化成果,激发对数学这们科学的热爱,对历史上数学家的崇敬,从而感受数学哲理,感受数学的人文精神。在我们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生遇上挫折时,我给学生讲了诸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等伟人的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努力、刻苦的进取精神,使学生的各方面品质都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发掘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美,人皆爱之。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既不象鲜花那样娇艳,也不象五彩缤纷的图案那样触目明感,它的美,美在内涵。仅就新教材而言,数学中蕴含的美俯拾即是: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在黄金分割的教学中用“美神”维纳斯的形体等让学生感受和谐美;讲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时引导学生欣赏对称美;最近科学家发现:蛇的运动轨迹完全符合正弦曲线;大雁在空中飞行排成非常漂亮的“人”字形,其所形成的角正好是天然钻石一角的二倍,非常准确;还有每只鹦鹉螺,无论来自那一个海滩,其螺旋弯曲的精度必定丝毫不差,这种不可思议的精确生长模式,被数学家称为“完美的对数螺线”……可以借助这些科学前沿消息,让学生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的奇异美。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很大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和信念端正”。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成为“心灵的体操”。因而19世纪数学家J·J·西尔维斯特指出:“置身于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能把人类思维活动升华到纯净而和谐的境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挖掘数学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与国防、数学与交通、数学与通讯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等数学与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数学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数学最讲究真实,掺不得丝毫的虚假,一切推理论证都必须有根有据、严密严谨,经得起反复推敲和论证。宏观上数学涉及到:以色列地平线-6卫星原计划作为目前在轨侦察卫星地平线-5的补充,加强以色列的预警系统,监视突然来袭的导弹。该卫星也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伊朗等国家的军队调遣、导弹发射架机动以及核武器发展等情况。由于技术人员在计算中的一点失误,导致这次发射失败,使以色列情报收集能力严重受挫,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亿美元。而中国的“神五”“神六”发射恰恰说明中国科技的发达是离不开数学的。微观上数学涉及到:坐在公共汽车上与对面汽车之间的速度?如何测量学校操场的大小和跑道的长度?到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怎样去掌握报纸上的广告和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怎样储蓄获得的利息多?有奖促销活动中谁是大赢家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品尝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的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教学中,我们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科学方法去解决,而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数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其教育的最高宗旨是“育人”,当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因此当我们认识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后,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使数学教育更趋向人性化,更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