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张运红

【机构】 四川宜宾江安县汉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物理探究式新课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仅有45分钟的课堂中,有老师课前的巩固知识的提问、有为新课架设桥梁的引入提问、有讲解中的启发思路的提问、有解题过后的反思提问、有探究新方法的提问.有总结性的提问。还有学生向老师的质疑提问。总之,提问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问是开启思路,答是问的延伸、是成果的展示。巧妙的提问、精准的回答,则能真正体现高质量的训练,真正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善于在新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里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与旧知识、旧经验相联系,同时又是薪奇的、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迫切愿望,诱发他们的探索性思维。当然,问题提得再适当,学生在思考分析确定答案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仍不能保证准确、迅速作答。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探究正确答案,掌握正确解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由“山穷水尽”转到“柳暗花明”。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时,由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实验,然后观察思考并展开讨论,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最后总结得出相应的理论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结合实践操作,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会更加扎实。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确定问题的范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把问题作为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探究实践活动是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起点是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老师结合教案中的内容和教学目的,仔细研究,提出一些难度适中有建设性的问题。
  2.课堂氛围活跃,发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的关键是把实验探究放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中进行。老师可以先帮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拟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并且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教室。学生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提出假设性问题,然后进行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然后讨论总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实验的过程是由学生去完成的。
  3.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老师在探究教学中是引导者,而学生是探究者,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探索,学生的任务则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发现新的事物。学生在做实验时结果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小组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小组之间进行研讨,进行辩论,在交流中学会合作,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发问题,诱导探索
  在现代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物理课堂上老师负责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并把它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语言把具体的问题描述出来,这些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为什么捧着西瓜比拎着西瓜舒服;在学摩擦力的时候,为什么在下雪天把煤渣撒在公路上就能防止汽车打滑等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开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碰到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往下探究的欲望。
  (二)提供条件,实施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把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方式提出来,随时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完成实验的有效路径。
  对于在实验中得到的一些数据和现象,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验的过程往往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是电流、电阻和电压的理论概念,在其基础上更深一步的去探究电流、电阻和电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实验来学习欧姆定律会觉得很抽象,但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欧姆定律就不一样了,学生更容易理解,对于概念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三、现代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
  (一)教学方法古板,没新意
  现在的物理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老师讲得多,学生互动得少,缺乏启发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想象力不丰富,思维不活跃,缺乏创造性。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一味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缺少自己动脑的过程,因此也很少会提出有新意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老师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老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应该胆怯,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多互动,大胆探索,在交流中相互启迪,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习方法单调乏味
  老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的话学生就没有学的兴趣,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刚学物理的时候,老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好物理最有利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在一旁协助,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
  (三)实验设备的不足
  物理学是一门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校的实验器材往往不是很齐全,有些实验做不了只能听老师讲,因此有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会很抽象含糊。
  对于这些问题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根据新增加的课程所需要的仪器要及时添置购买,备课组的老师也可以一起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制作相关的实验器材,以提高实验课的开课率。
  四、探究式教学对于现代教学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单单是学到知识,而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应变。探究式的教学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很好的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承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自己假设,自己摸索,相互探讨,共同寻找答案。
  (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学会交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去完成,这就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这是真正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