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中材料的创设与应用

【作者】 苏 琴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它为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的同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那么到底怎样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幼教指导纲要》和实践,下面就谈谈我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的观察指导中一些思考和实践后的体会。
  关键词:区域游戏 环境 创设 应用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又称游戏角,学习角或兴趣中心,它是在一定的活动室中,教师根据幼儿各种兴趣、能力及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设置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区域(角)环境,属幼儿自主活动的领域,也是幼儿园活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设有建构类、美劳类、表演类、益智类、角色类、运动类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和个性需要的个性区域。它的开展正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所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和环境优先于遗传。日本早期教育专家井深大提出"幼儿能否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则依赖于你们所实施的教育和为他提供的环境而定"。规程中提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
  幼儿本来就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要探索世界,特别是对于新的、复杂的、刺激的他们都会全神贯注地同时做出反应幼儿通过做出反应试图解决这些异质刺激同自己具有的认知之间的分歧,他们最需要新颖的有变化的能够引起活动的材料,这样幼儿在学习中才会发现喜悦。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并考虑怎样合理应用材料。
  1、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围绕主题目标开设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数概念、音乐、美术、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如:三月份进行的“亲亲一家人”主题,小班幼儿可进行简单的“过家家”游戏,并认识春天的衣服,以及和冬天衣服的不同,也可在操作区让幼儿进行系扣子练习。在“可爱的小兔”这一主题下的表演区“小兔乖乖”内,我用泡沫和卡纸为孩子们制作形象的大树,用皱纸剪出小草贴在墙边,使表演区的背景突现出来,再配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头饰和一些道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
  2、不断加强材料的可操作性,使材料丰富多样。
  幼儿的认识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动过程中建构的,通过动手操作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地探索学习,通过探索、探究,幼儿自己寻找操作材料的方法、步骤、自己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什么,找出原因,还可以怎么做,通过失误,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区域活动目的是在于让幼儿动手尝试、操作,并且从中能感受到快乐和趣味。如我们在科学区设置了“滚一滚”这个科学探索活动,老师为幼儿准备长短粗细不同的圆柱体:杯子、积木、铅笔、胶带卷、易拉罐等,还有和上述物体差不多的但一头粗一头西的物体:杯子、积木、胶卷盒、纸杯等,让幼儿自由滚动,看能发现什么,并就幼儿提出的什么样的物体能滚动的这一问题,让幼儿提出假设并提供材料验证、试误,最后引导幼儿的出结论,幼儿在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中树立探究信心,发现探究方法,也在不同与别人中获得了乐趣。
  3、提供合作游戏的材料,提高同伴间的交往与协作能力。
  小班幼儿个人意识较强,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性的游戏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供合适的材料,为幼儿的创造性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1、适时适量适度提供活动区的活动内容,及时调整与补充。
  教育思想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儿童活动的过程应成为儿童的“自我教育”,并感到“愉快”、“有趣”的过程,使儿童内心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我们所提供的材料应是合适的、适度的、适量的。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区的活动内容是保证发挥区角活动教育作用的必要条件。
  适量:注意一日各区内容在6—8种之间,不能低于6种,也不能高于8种,一周内注意各区角间的平衡。
  适时:新材料应在全班三分之一幼儿对该领域现有材料达到具体目标时才投放。
  适度:熟悉的材料与不熟悉的材料,即将现实的要求与开始探索的要求互相交叉。过分新颖的材料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也容易使他们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2.为幼儿提供多层次、富有创造空间的材料
  3.利用废旧物品、不断增换新的活动材料
  三、充分提供材料,注意安全卫生
  要从“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的高度投放材料。我们要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学习活动情况分别提供必备材料与补充材料,同时注意材料的无毒无害、卫生便用,特别是提供废旧材料与自制玩具更应把好消毒关。创设“小医院”绝不能用废旧医疗器械,“服装厂”里所用的旧挂历、报纸、旧碎布,“餐厅”里用的餐具必须用紫外线消毒,才能提供给孩子们使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我主要遵循杜威的“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请教老教师,到外地园所去参观学习,努力创设适合本班幼儿的区域环境,在区域活动材料创设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材料做为区域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不同的活动角、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谐自由的氛围),而且对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语言及动作的技能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区域活动做进一步的观注和探究,创设出更加有趣、更加丰富的材料,使本班的区域活动更加趋于完善,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游戏乐园,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提供挖掘潜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