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作者】 犹合群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希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直接影响到你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板书设计,在板书时,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板书设计的原则,掌握不同板书设计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类型而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板书,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板书设计,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板书设计 英语教学 原则 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离不开板书,它是教师在这节课里劳动成果的体现,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反映,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通向知识海洋彼岸的桥梁。
一、板书与英语教学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把学生的视觉与知觉完整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板书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说一段话之后,教师再在黑板上书写出来,使学生们既能说它又能看到它,加深了学生们的记忆,使他们记得更清楚,更牢固。另外,还可以在黑板上通过简笔画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语言的运用。备课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甚至于每句话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以下三要素的作用。如:
1):挂图
教学挂图是课堂教学板书的前奏,每个单元中都有配套的挂图,在上课前把它挂好,一边上课一边附上一些问题,以便让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去关注挂图的内容,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笔画
通过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对于那些在教学中很难进行的部分变得通俗易懂,取得很好的效果。
3)色彩
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学生经常说看英语就象在看天书,看不懂也不想看 ,常常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如果教师板书上注重设计,增加一些鲜艳的色彩,这些色彩就像一个个兴奋剂,图文并茂的内容就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振奋精神,活跃思维。
二、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的板书并不是随意乱画,想写就写,一面好的板书,如同一幅优美的艺术品,书写过程也类似于作家作画,经过构思——着笔——润色——修改——成画等一系列创作过程,它的一笔一画必须是画龙点睛,别具匠心。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英语教师在板书时,要做到以下五点:
1、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克服随意性。
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到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认真备课,理清该堂课涉及的知识点,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仔细设计板书内容并把课堂上所要板书的内容写在教案上。
2、板书的语言要精炼,提纲挈领,具有条理性。
教师的板书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既要反映所要讲述的内容,又要对所讲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
3.板面设计要合理,严禁杂乱无章。
我们英语教师备课时要做好每节课的板书计划,巧妙安排,一堂课上完时,纵观黑板,学生们应能看出整节课知识内容的整体框架。一般来说,我把黑板版面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原则上讲,主体部分是不能擦掉的,而且往往是把它放在黑板中间偏左的地方,课文的重点、课文内容的中心语句,有层次地安排在主体部分,而辅助部分则分为两处,一是在黑板的最左边,它用来板书那些提示用的词或词组;另一处在黑板的右边,这部分用来书写例句和画简笔画。
4.书写要规范,严禁龙飞凤舞。
板书是用来提示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所以要工整、清洁、醒目,这样的板书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点感知更清淅,而且能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心境中去,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5.板书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避免一成不变。
《心理学》认为:新奇的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有时可用表格形式,有时也可用语言归纳式。
三、板书设计的方式
1、关键词式板书
初中低年级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是:课文简单,主要偏重于句型及一些生活用语的传授,而关键词式板书简明、高效的特点,使其在此类教材实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拿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材来说,Unit 1的教学重点是can do sth.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动词或动词词组挂在一块小黑板上,然后在前面写上can/can’t,再加上主语I, we, you, they, he, I,she, it等。
板书:
再通过各种形式,不厌其烦地对此句型进行大面积的师生操练,生生操练。因为关键性内容已呈现在黑板上,“开口说”对于即便是基础很差的同学也不是难事,一些平时很少举手的同学这时往往也会主动发言。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习兴趣也很高的,他们已不满足表达一些简单的句子,而是绞尽脑汁力争“求异”,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提问式板书
提问式,即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逐步在黑板上展示教学重点,如:在复习现在分词的构成时,可采用以下板书提问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板书:
(1). working buying visiting talking
(2). taking having leaving driving writing making
(3).stopping shopping sitting getting
(4).lie—lying
学生能一看就清楚变化的四种规则,也不需要口头多加说明。
3.比较或对比式
对比式板书适用于内容对比成分较多的教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出解答,然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回答,把正反、对错的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分辨。这种板书,由于正反鲜明,对比强烈,能使学生获得记忆准确而巩固的效果。
4.图文式
将板书和简笔画结合起来,用寥寥几笔线条和不同颜色的文字,勾画出整篇文章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
5.表格框架式
对相互间有联系而有区别,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可采用表格框架式板书,以引导学生认识其异同,掌握其精髓。通过表格,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异同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其特点是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
6.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或对全文的用几个问题进行概括性的提问,让学生有兴趣探究下去,了解全文的内容。
总之,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质量。板书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为了装饰课堂,它是为教学服务,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体现一个教师严肃的治学态度和教学作风,而且还可以看出他对教学内容透彻的理解;既能体现教师的巧妙构思,又能表现出教师的个体审美情趣,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葛文山:“英语课文教学的几种板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七期。
2. 匡忱;板书设计: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中的又一尝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祁小燕;浅谈英语学科板书设计[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年05期
4. 陈国平;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 英语教学 原则 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离不开板书,它是教师在这节课里劳动成果的体现,是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反映,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通向知识海洋彼岸的桥梁。
一、板书与英语教学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把学生的视觉与知觉完整地统一起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板书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说一段话之后,教师再在黑板上书写出来,使学生们既能说它又能看到它,加深了学生们的记忆,使他们记得更清楚,更牢固。另外,还可以在黑板上通过简笔画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语言的运用。备课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甚至于每句话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以下三要素的作用。如:
1):挂图
教学挂图是课堂教学板书的前奏,每个单元中都有配套的挂图,在上课前把它挂好,一边上课一边附上一些问题,以便让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去关注挂图的内容,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笔画
通过简笔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对于那些在教学中很难进行的部分变得通俗易懂,取得很好的效果。
3)色彩
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学生经常说看英语就象在看天书,看不懂也不想看 ,常常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如果教师板书上注重设计,增加一些鲜艳的色彩,这些色彩就像一个个兴奋剂,图文并茂的内容就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振奋精神,活跃思维。
二、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的板书并不是随意乱画,想写就写,一面好的板书,如同一幅优美的艺术品,书写过程也类似于作家作画,经过构思——着笔——润色——修改——成画等一系列创作过程,它的一笔一画必须是画龙点睛,别具匠心。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英语教师在板书时,要做到以下五点:
1、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克服随意性。
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到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认真备课,理清该堂课涉及的知识点,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仔细设计板书内容并把课堂上所要板书的内容写在教案上。
2、板书的语言要精炼,提纲挈领,具有条理性。
教师的板书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既要反映所要讲述的内容,又要对所讲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
3.板面设计要合理,严禁杂乱无章。
我们英语教师备课时要做好每节课的板书计划,巧妙安排,一堂课上完时,纵观黑板,学生们应能看出整节课知识内容的整体框架。一般来说,我把黑板版面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原则上讲,主体部分是不能擦掉的,而且往往是把它放在黑板中间偏左的地方,课文的重点、课文内容的中心语句,有层次地安排在主体部分,而辅助部分则分为两处,一是在黑板的最左边,它用来板书那些提示用的词或词组;另一处在黑板的右边,这部分用来书写例句和画简笔画。
4.书写要规范,严禁龙飞凤舞。
板书是用来提示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所以要工整、清洁、醒目,这样的板书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点感知更清淅,而且能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心境中去,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5.板书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避免一成不变。
《心理学》认为:新奇的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有时可用表格形式,有时也可用语言归纳式。
三、板书设计的方式
1、关键词式板书
初中低年级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是:课文简单,主要偏重于句型及一些生活用语的传授,而关键词式板书简明、高效的特点,使其在此类教材实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就拿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材来说,Unit 1的教学重点是can do sth.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动词或动词词组挂在一块小黑板上,然后在前面写上can/can’t,再加上主语I, we, you, they, he, I,she, it等。
板书:
再通过各种形式,不厌其烦地对此句型进行大面积的师生操练,生生操练。因为关键性内容已呈现在黑板上,“开口说”对于即便是基础很差的同学也不是难事,一些平时很少举手的同学这时往往也会主动发言。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习兴趣也很高的,他们已不满足表达一些简单的句子,而是绞尽脑汁力争“求异”,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提问式板书
提问式,即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逐步在黑板上展示教学重点,如:在复习现在分词的构成时,可采用以下板书提问现在分词的变化规则。
板书:
(1). working buying visiting talking
(2). taking having leaving driving writing making
(3).stopping shopping sitting getting
(4).lie—lying
学生能一看就清楚变化的四种规则,也不需要口头多加说明。
3.比较或对比式
对比式板书适用于内容对比成分较多的教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出解答,然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回答,把正反、对错的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分辨。这种板书,由于正反鲜明,对比强烈,能使学生获得记忆准确而巩固的效果。
4.图文式
将板书和简笔画结合起来,用寥寥几笔线条和不同颜色的文字,勾画出整篇文章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
5.表格框架式
对相互间有联系而有区别,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可采用表格框架式板书,以引导学生认识其异同,掌握其精髓。通过表格,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异同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其特点是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
6.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或对全文的用几个问题进行概括性的提问,让学生有兴趣探究下去,了解全文的内容。
总之,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质量。板书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为了装饰课堂,它是为教学服务,好的板书设计,既能体现一个教师严肃的治学态度和教学作风,而且还可以看出他对教学内容透彻的理解;既能体现教师的巧妙构思,又能表现出教师的个体审美情趣,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葛文山:“英语课文教学的几种板书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七期。
2. 匡忱;板书设计:大学英语交际教学法中的又一尝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祁小燕;浅谈英语学科板书设计[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年05期
4. 陈国平;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的有效性探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