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V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徐燕妮 刘欣颖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信息工程系,山东 泰安)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探讨了VC++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案,提出了精讲精练、案例教学、开发式授课和合作实践的教学模式,着力推进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V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
  一、绪论
  《VC++程序设计》课程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通信、土木、采矿、自动化、测绘等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C++语言、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它不仅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还是这些专业后续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的重要基础,更是这些专业开展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表达工具和开发工具。因此,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
  尽管《VC++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且有重要价值的课程,但是由于概念抽象、课程难度大以及非计算机类学生编程语言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善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的语法规则,主要采用“讲语法,讲例题,再练习”传统的三步式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枯燥,学生花了很大精力学习语法,但还是不知如何编写一个正规的程序,忽视了程序设计思想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大胆地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
  VC++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较多,既包含C++程序设计又包含VC可视化程序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两大方面的内容讲完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求教师全面、系统地把握教学的内容,区分哪些知识是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哪些是让学生课下自己去理解掌握的内容,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去上机实践的。所谓的“精讲”是对问题的解决思路,我们进行详细讲解,教会他们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比如C++的语法规则可以简略带过,让学生课下自行学习;所谓的“精练”,是对于每一单元的程序设计案例比较多,由于实验实践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每个知识点我们精心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训练题,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得到全面的训练。
  (二)案例教学法
  在讲每一教学单元时,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案例,并且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案例的操作过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要讲述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编程示范完成案例,然后学生模仿完成案例。案例教学法分为四个过程“案例展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和“案例补充”。比如,讲控件使用的时候,我们给出“问卷调查”的案例,先让同学们看到案例的使用情况,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该案例是如何制作的,然后由教师操作,师生一起解决案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是否有可以改进之处。所选案例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可扩展性,涉及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核心,通过典型案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三)开放式授课法
  由于教师的授课能力有限性和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学生很难将课堂中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不理解的内容,我们允许学生“串听”,即可以到其他教授此课教师的课堂中听讲。同时教师积极在网上搜集一些学者大家的授课视频材料,并将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课下补充学习,提供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另外我们在教室安上了意见箱,对于教师的授课方法,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将意见和建议投入意见箱,教师会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实现师生共长。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VC++程序设计是难点多、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是本课程至关重要的基本操作环节,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和灵活多变的编程技巧。因此在进行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采取了多种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软件开发人才。
  (一)合作实践模式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如果不进行帮扶,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实验中我们采用合作实践模式。将学习班级划分成5人一个小组,5个人中有2名优良生3名一般学生,选择1人为学习组长,实验时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上机实验,共同完成每个实训项目。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提交教师解决。每一个项目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通过“合作实践模式”,形成组内互帮互助,易于形成学习合力。同时利于发挥尖子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
  为了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在培养计划中安排上机时间和授课时间之比为1:1,除了教学规定的实验时间以外,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实践。
  (二)“理论+实验”的综合考核模式
  以前的VC++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将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最终的总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程,且有个别缺课和中途早退现象,甚至有同学抄袭实验报告,这种考核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设计考核方法上,我们采用综合考核方式,一方面以试卷方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实现了“教考分离”;另一方面对上机实验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编写了统一的VC++程序设计实验教材,学生按照教材给出实战项目进行训练,教师检查每个小组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分工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评定。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考核评定总成绩=试卷考核×50%+项目实验考核×40%+平时考勤×10%。
  四、结语
  本次教学改革提出了“精讲精练”、“案例教学法”、“开放式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合作实践模式”、“理论+实验”综合考核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对V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教学的改革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明华,揭安全.基于任务驱动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1(7):15-16. 
  [2]朱明华,揭安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1):184-185.
  ①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群星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