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 杨春周 孙国磊 刘华玉

【机构】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烟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考虑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用性强、课程选择要恰当、内容要贴近实际工作的特点,明确了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方法,提出了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严密组织实施,禁止空谈、说教,加强控场能力和注意交流成果的固化等方面问题。对于调动职业教学对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实际的业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职业教学;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实用性强、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等特点。职业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对于调动职业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角色定位明确
  职业教学主要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适应未来社会环境、技术和工作岗位能力为最终评价指标的特色教育。在职业教学的案例教学中,教师会感觉理论简单,不用太费心于案例教学;学生会因为理论基础薄弱,学与不学可能都学会,因而参与度不高,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应针对职业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进行,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解决模糊问题,树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而非诵读者,是启发者而非最终的解读者。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争论、模拟的空间,而不是匆忙给出既定答案。
  (二)课程选择适当
  职业教学对象相对而言,文化基础薄弱,接收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专业课都适合搞案例教学。对一些应用型课程而言,如《网络营销》、《项目管理》、《法律与道德修养》等,开展案例教学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而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如《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数学》等,如果这些课程也要搞案例教学,实在是强人所难!而且,其结果很可能与预期的期望适得其反。比如,一些教师迫于无奈,只好牵强附会地生拉硬扯一些所谓的“案例”, 自己讲得心里没底,学生听得不知所云。如此这般的案例教学,其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三)内容贴近工作
  职业教学的案例教学中,其举例选择要贴近职业学生的工作生活。统计发现,课堂上讲的案例之所以不受欢迎,根源在于这些案例与他们的岗位距离远,在实际工作中碰不着、用不上,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来。教师们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也深有感触,往往对一些经典案例青睐有加,而对当前工作中的案例涉及较少。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不知道工作中当前最急需的是什么,学生最想学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课堂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较远,教与学很难引起共鸣。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案例的可信度。所选案例必须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工作实际,而不是胡编乱造的。二是案例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课程的理论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关联性更强。
  二、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阅读案例,独立思考
  案例阅读主要是培养职教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职业教学中,可以提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案例材料,搜集相关信息,通过自己的阅读并积极思考,初步形成对案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这一过程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明确专业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重点讲解,启发思路
  重点讲解是指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第一步。职业培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论,教师要明确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炼出来进行有系统的重点讲解,以达到熟悉基本理论的目的。通过重点的系统讲解进行启发,提出职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把职业学生在专业岗位上容易犯的错误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利用案例讲解清楚。只有做到重点讲解、启发思路,才能提高职业学生的学习质量。毕竟职业学生的素质不一,起点不同,学习目标也有自己的定位,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启发思路,以求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共同提高
  课堂讨论是职业学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碰撞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在职业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职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过程中,可以通过先让讨论小组发言人进行系统发言,大家补充并采取各抒己见的方式进行。讨论过程中,考虑到职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教师要促进鼓励与引导职业学生进行争鸣,同时,又要掌握讨论的火候,进行必要的提示、诱导和小结,这样可以使讨论一直沿着原定的轨道走下去。
  (四)案例考试,分析报告
  职教生一般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其案例考试通常宜采取开卷形式,而且是运用中小型案例进行考核。通常情况下,职业案例考试多用口试的方法,除了考核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培养职业学生的快速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再次进行独立思考并锻炼文字表达能力的教学过程。职业学生分析与总结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报告,可以使其具备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时,要求封面要规范,提出问题有综合,分析问题有根据,解决问题有步骤、有措施,教师应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阅和讲评,把比较优秀的案例分析报告推荐给大家互相传阅或在全班宣读,以此激励大家更好地学习。
  三、职业教学中“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严密组织实施,忌空谈、说教
  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举例子,有着一系列组织严密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教师课前布置案例,学生课前独立分析案例;教师课中组织案例讨论,学生课中参与案例讨论;教师课后进行案例总结评价和学生进行总结提高等内容。职业案例教学更是不同于一般的课堂讨论。由于职业个人素质的差异,思想活跃,如果只将案例教学简单化地等同于一般的课堂讨论,则会将案例教学的规格降低,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甚至出现游离于主题之外的闲聊和不负责任的空发议论,从而使案例教学走向歧途。
  (二)加强教师的控场能力
  一般说来,要组织好一堂案例教学课,至少要掌握两方面的技能。一是调动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的热情的技能;二是是控制和引导讨论的技能。教师要调动职业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的热情,首先应根据职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情节生动或内涵深刻的案例进行教学;其次要注意调动学生情绪,营造热烈活跃的课堂氛围,避免冷场。职业学生理论素养不高,尽量注意别让讨论出现长时的沉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发大家的积极参与。如在基层管理原理讲解中,可以用案例的问题回答引出对应的原理,然后教师及时讲解,接着再让学生回答案例设计好的第二个问题,并鼓励大家围绕原理发表一些独特的认识,将案例的讨论引向纵深。在自由讨论过程中,职业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足,又处在喜欢玩的年龄,因此难免出现讨论偏离主题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讨论方向,扭转偏离的话题。
  (三)注意交流成果的固化
  交流成果的固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对记录的讨论材料进行整理,并对相应的案例进行修改完善,二是学生总结评价自己的讨论心得。在案例式教学中,由于有民主、平等、融洽的学术氛围,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常常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新的见解。这些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是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如在基层管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对管理原理的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探讨案例中所暗含的不同原理,并及时对这样的观点加以记录、整理,进一步完善充实到相应的案例中去,以便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水平。学生也应对这些新观点、新见解进行认真分析,对照自己在案例讨论前的准备,寻找不足,提高解决各种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引入职业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对而言,职业学生更不喜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将讲、听这一单向沟通方式,变为学生教师同一时间内进行双向交流的互动方式,更利于职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例如,在讲解项目管理的时候,给职业学生讲了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小朋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并总结。大家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最后一致认为要做一名科学项目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倾听,将这样一项基本的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技能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例分析、讨论来提高临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相比,案例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决策技能的培养而非理论知识的获取,这正是职业教学学生所急需的。因为职业教学学生大部分都处在基层岗位,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但需要实际的技能。通过案例来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让职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实际的操作技能,特别的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其实际业务技能能力提高会更快。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职业教学实质上是要培养出适应未来高技术竞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的人才。由于受自身素质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职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是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特别是文化素质低的学生,总习惯于将问题简单地划分为对与错,他们总希望能够寻求一个唯一的绝对正确的答案,对实践工作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无所适从。案例式教学中的“独立分析”、“集中讨论”教学方式正好可以极大地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独立分析”要求职业学生必须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所有知识创造性地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而“集中讨论”又可以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开拓自己的视野,发散自己的思维。国外及国内的案例式教学已证明,通过案例式教学,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虹,刘好杰,宋洪娟等. 案例教学的切入点问题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6):183-185.
  [2] 孙万颖,占少民,刘凤军. 关于提高职业教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 工作研究,2012(11):202-203.
  [3] 张忠华.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9(8):23-26.
  [4] 李咏强, 朱 砂, 胡长德. 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2):36-38.
  [5] 王凤杉,朱克强.管理学教学案例竞选[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3-116.
  [6] 赵林玲,汪光皎.强化案例教学注重能力培养[J].南京: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5):56-58.
  [7] 李推岗,秦小梅. 对新时期军校教学模式的思考[J].武誉工程学院学报,2001(1):56-57.
  作者简介:杨春周(1974-)、男,山东平度,博士、主要从事管理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