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美术课“点单式”教学方法刍议
【作者】 蒋秀召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湖南,娄底)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家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美术教学与高等美术教学的实践之中,新的情势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笔者提出以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题问答到练习作业都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点单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美术课 “点单式” 教学方法The “order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countries put forward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outline (try out) ", in basic art teaching and higher art teaching practice,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ace the challeng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o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opic quiz to practice for students to choose the " order dishes "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The art class “order dishes” The teaching method
常锐伦在谈到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十年所取得的成果时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改提倡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已深入广大教师心中,这是非常大的课改成果”。[1]
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真实课堂又如何呢?笔者近5年中,每年有机会带本科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真实体会到了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学生课堂的表现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就是更加大胆地主动提出问题与自主思考了。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是一致的看好,存在一些问题。如引导的方法单一、提供给学生的探究素材有限等。一般本科院校美术专业教学虽不在课改的直接范围之内,但也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部分原因有相似之处。就好像生活中的吃饭,要么是直接供应几道“菜肴”,要么是可供选择的“菜肴”不够丰富。因此,笔者提出美术课“点单式”教学方法。何谓“点单式”教学方法?简言之,以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题问答到练习作业都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方法。本文将对此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之基本构想
以地方本科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太快,因此,对将来的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笔者个人的教师实际情况来说,对所开设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别,一些课程的受欢迎程度高,一些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低。同一门课程,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一些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出去教师不能很好解决的,似乎就只有在教学方法上下手了。然而,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远高过方法的创新,现今哪怕是教授科技最前沿知识的教师也还离不开黑板与粉笔。还在新的课改带来了新的理念,高校也开始了新的教学改革,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教学质量。
(一)期初面向学生公布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分为学期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为满足“点单式”教学的需要,两种教学计划都有在起初面向学生公布,目的是为学生选课。学生在期初就要在教师提供的学期计划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把选好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点单式”教学的具体备课。
(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校本课程
大学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的教学内容几乎可以是整个美术的各个专业内容,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学内容里必须加强校本课程的内容。以各地的民间美术为例,“一些艺术价值得到充分认识,影响范围广大的民间美术门类早已成为了美术课程中的重要角色。对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些地方已经让独具地方本土特色的民间美术走进了课堂,成为重要的本土美术课程内容”。[2] 而中小学美术课,也可以在大纲的范围内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目前全国共有11套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材审定办公室审查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3]说明在教科书是有其丰富性与可选择性的。“美术教科书的编排方式可以采用‘螺旋式’、‘直线式’、‘主题单元式’等多种形式,或者是2种或2种以上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并增加选修的幅度,在每一种教材中包含必修内容、选修内容或自学内容,可供教师或学生自由选择”。[4]
(三)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内容
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有选择性地选择学习课程内容。这个兴趣从本质上讲就是个性,个人的精神气质。以学习山水画为例,“大概做事冷静理智,思维条理性强,并有条件行万里路写生体验真山真水的画家,比较可能倾向表现构造美……感情丰富,感觉敏锐,为人处事较有情调趣味的山水画家,容易倾向意境美……精通书法,文化修养高深的山水画家比较容易倾向笔墨美”。[5]选择从心理上讲,比较容易满足自身的内心意愿,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比别无选择的被动状态,产生的心理满足感强,这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的兴趣。以《设计与制作》(教师教育)为例,由于在60个课时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包括了设计的各个门类。课任教师的体会是学生的兴趣不错,学生的理解深度与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之理路分析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得学习的效率提高,并且能提高教师上课的愉悦感,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教学水平。新的课改精神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要照顾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的差异性。“点单式”教学方法正是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的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在起初的学期教学计划公布之后,以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例,绘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在各大画种之间选择,然后按照不同的画种进行教学安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为学生提供选择,这种选择主要是教师的备课需要充分考虑因材施教地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安排。
就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而言,为实现美术的能力,也就是实现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内容来完成。以造型能力的培养为例,素描是长期使用的训练内容,素描的内容可以是人物或者景物还是风景等。换做画水粉也可以训练造型能力。因此,“点单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实施的原则
“点单式”教学方法根本上讲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提供可选择的空间,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最大化。这样,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但要按照大纲的要求,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原则。也就是说,内容不是说任意增加,必须是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必须是美术学科的优质内容,必须是本校所掌握的美术课程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必须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自主选择了学习内容后,还要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判断中自主学习,教师起到指导,提示等作用。
(三)“点单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
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菜肴”,使用“点单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得有丰厚的美术学、教育学知识。尤其是当下信息时代,“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内在建构的、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 [6]
三、“点单式”教学方法之难点探讨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难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点单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尝试。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以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例,如果实施起来,必须以教研室为单位,这样把同一专业的师资集中使用,兼顾各个教师的专业强项,准备最大限度的被选课程内容,大大增加了选修课的容量。却给组织工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名教师要为多个兴趣群体提供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且还要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给课堂教学的组织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评价难
当教学进入到评价阶段时,原来的评价方式就会力不从心。因为原来是一个单一的评价方案,起码考核的内容是一样的。而现在要对不同考核内容制定各自的评价标准,在工作量上已经增加不少。更挑战性的是,不同考核标准之间如何评价?
综上,“点单式”教学方法首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符合当今‘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理念。还有就是美术学科知识具有平行性的特点,何谓平行性?举个例子:中国画花鸟,就有梅、兰、竹、菊等平行的题材;肖像绘画,表现的方式就有速写、素描、色彩、摄影等。在使用“点单式”教学方法时,尽管会存在诸多困难,如果使用得当,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常锐伦、房裴.基础美术教育与高师美术教育一席谈[C].尹少淳主编.当代美术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4.
[2]蒋秀召、刘志红.论梅山民间美术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价值与运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0.
[3]王鑫.从蔡元培先生提倡的‘闳约深美’说起——当今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教育现状批判[C].丁宁,李松主编.全国美术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6:57.
[4]徐建融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322.
[5]洪惠镇.山水画三美论[C].转山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179.
[6][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转王大根.论美术教师的“转型式发展”[C].尹少淳主编.当代美术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9.
作者简介:蒋秀召(1976——),男,湖南怀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中国画理论与创作。
关键词:美术课 “点单式” 教学方法The “order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countries put forward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outline (try out) ", in basic art teaching and higher art teaching practice,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ace the challeng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o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opic quiz to practice for students to choose the " order dishes "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The art class “order dishes” The teaching method
常锐伦在谈到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十年所取得的成果时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改提倡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已深入广大教师心中,这是非常大的课改成果”。[1]
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真实课堂又如何呢?笔者近5年中,每年有机会带本科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真实体会到了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学生课堂的表现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就是更加大胆地主动提出问题与自主思考了。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是一致的看好,存在一些问题。如引导的方法单一、提供给学生的探究素材有限等。一般本科院校美术专业教学虽不在课改的直接范围之内,但也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部分原因有相似之处。就好像生活中的吃饭,要么是直接供应几道“菜肴”,要么是可供选择的“菜肴”不够丰富。因此,笔者提出美术课“点单式”教学方法。何谓“点单式”教学方法?简言之,以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题问答到练习作业都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方法。本文将对此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之基本构想
以地方本科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太快,因此,对将来的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笔者个人的教师实际情况来说,对所开设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别,一些课程的受欢迎程度高,一些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低。同一门课程,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一些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出去教师不能很好解决的,似乎就只有在教学方法上下手了。然而,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远高过方法的创新,现今哪怕是教授科技最前沿知识的教师也还离不开黑板与粉笔。还在新的课改带来了新的理念,高校也开始了新的教学改革,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教学质量。
(一)期初面向学生公布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分为学期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为满足“点单式”教学的需要,两种教学计划都有在起初面向学生公布,目的是为学生选课。学生在期初就要在教师提供的学期计划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把选好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点单式”教学的具体备课。
(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校本课程
大学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的教学内容几乎可以是整个美术的各个专业内容,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学内容里必须加强校本课程的内容。以各地的民间美术为例,“一些艺术价值得到充分认识,影响范围广大的民间美术门类早已成为了美术课程中的重要角色。对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些地方已经让独具地方本土特色的民间美术走进了课堂,成为重要的本土美术课程内容”。[2] 而中小学美术课,也可以在大纲的范围内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目前全国共有11套通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材审定办公室审查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3]说明在教科书是有其丰富性与可选择性的。“美术教科书的编排方式可以采用‘螺旋式’、‘直线式’、‘主题单元式’等多种形式,或者是2种或2种以上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并增加选修的幅度,在每一种教材中包含必修内容、选修内容或自学内容,可供教师或学生自由选择”。[4]
(三)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内容
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有选择性地选择学习课程内容。这个兴趣从本质上讲就是个性,个人的精神气质。以学习山水画为例,“大概做事冷静理智,思维条理性强,并有条件行万里路写生体验真山真水的画家,比较可能倾向表现构造美……感情丰富,感觉敏锐,为人处事较有情调趣味的山水画家,容易倾向意境美……精通书法,文化修养高深的山水画家比较容易倾向笔墨美”。[5]选择从心理上讲,比较容易满足自身的内心意愿,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比别无选择的被动状态,产生的心理满足感强,这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习的兴趣。以《设计与制作》(教师教育)为例,由于在60个课时里,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包括了设计的各个门类。课任教师的体会是学生的兴趣不错,学生的理解深度与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之理路分析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的优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得学习的效率提高,并且能提高教师上课的愉悦感,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教学水平。新的课改精神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要照顾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的差异性。“点单式”教学方法正是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的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在起初的学期教学计划公布之后,以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例,绘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在各大画种之间选择,然后按照不同的画种进行教学安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为学生提供选择,这种选择主要是教师的备课需要充分考虑因材施教地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安排。
就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而言,为实现美术的能力,也就是实现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可以有不同的内容来完成。以造型能力的培养为例,素描是长期使用的训练内容,素描的内容可以是人物或者景物还是风景等。换做画水粉也可以训练造型能力。因此,“点单式”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实施的原则
“点单式”教学方法根本上讲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实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提供可选择的空间,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最大化。这样,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但要按照大纲的要求,而且还要有科学的原则。也就是说,内容不是说任意增加,必须是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必须是美术学科的优质内容,必须是本校所掌握的美术课程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必须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自主选择了学习内容后,还要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判断中自主学习,教师起到指导,提示等作用。
(三)“点单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
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菜肴”,使用“点单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在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得有丰厚的美术学、教育学知识。尤其是当下信息时代,“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内在建构的、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 [6]
三、“点单式”教学方法之难点探讨
(一)“点单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难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点单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尝试。遇到的一个难点就是教学的组织管理。以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为例,如果实施起来,必须以教研室为单位,这样把同一专业的师资集中使用,兼顾各个教师的专业强项,准备最大限度的被选课程内容,大大增加了选修课的容量。却给组织工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名教师要为多个兴趣群体提供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且还要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给课堂教学的组织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二)“点单式”教学方法评价难
当教学进入到评价阶段时,原来的评价方式就会力不从心。因为原来是一个单一的评价方案,起码考核的内容是一样的。而现在要对不同考核内容制定各自的评价标准,在工作量上已经增加不少。更挑战性的是,不同考核标准之间如何评价?
综上,“点单式”教学方法首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符合当今‘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理念。还有就是美术学科知识具有平行性的特点,何谓平行性?举个例子:中国画花鸟,就有梅、兰、竹、菊等平行的题材;肖像绘画,表现的方式就有速写、素描、色彩、摄影等。在使用“点单式”教学方法时,尽管会存在诸多困难,如果使用得当,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常锐伦、房裴.基础美术教育与高师美术教育一席谈[C].尹少淳主编.当代美术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4.
[2]蒋秀召、刘志红.论梅山民间美术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价值与运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6):120.
[3]王鑫.从蔡元培先生提倡的‘闳约深美’说起——当今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教育现状批判[C].丁宁,李松主编.全国美术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6:57.
[4]徐建融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322.
[5]洪惠镇.山水画三美论[C].转山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179.
[6][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转王大根.论美术教师的“转型式发展”[C].尹少淳主编.当代美术教育研究.第1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9.
作者简介:蒋秀召(1976——),男,湖南怀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中国画理论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