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时期高职美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研究
【作者】 姚敦泽
【机构】 (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美育体系是由美育目标、美育师资、美育环境、美育制度、美育课程、美育途径、美育评估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推进高职美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内在要求。当前高职美育体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体系不完整以及滞后的问题。为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体系不完整的构建完整,体系传统落后的要进行创新,从而推动高职美育体系建设不断朝前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体系;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全面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system that is made up of many factor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goals,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s, aesthetic education environment,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aesthetic education methods, aesthetic education evaluation etc.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promoting thework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intrinsic reques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ampus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has the incomplete and lagging problem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good eff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emust strive to build a complete and advanced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a specificway, thus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 emotion ; aestheticability ; all -rounddevelopment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植职业教育的政策,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一个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发展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少学生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到这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和谐高职校园的建设,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全面推进,甚至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完整的美育体系或者美育体系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所有高职院校都拥有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那么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研究新时期高职美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的成果稀少,内容缺乏系统性,并且没有体现高职特性。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职美育体系的内涵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具体指通过各种自觉或非自觉的审美活动,利用各种美的事物或现象使人受到感染、陶冶和教育,最终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高职美育,与本科院校的美育一样,是由美育目标、美育师资、美育环境、美育制度、美育课程、美育途径、美育评估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一个体系,而这每一种因素也是一个体系,又由若干的子体系组成,具体的可见下图:
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院校的美育体系同属大学美育体系,但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还存在一些差别,例如在培养目标上、在生源上、在培养方式上等等,结果导致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美育体系也不尽相同。质言之,高职美育体系除了具有大学美育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带有高职的特点与性质,这是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美育体系不相同的地方。
二、新时期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高职美育体系,指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高职美育体系,这是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美育体系不完整的情况说的;创新高职美育体系,是针对美育体系落后的情况说的,新时期的美育体系应该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吸收新的时代营养,例如在美育途径上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粉笔加书本的授课方法,而应该创新,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的生动化与形象化,其他的子体系也一样,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创新。实际上,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就是建设高职美育体系的具体化说法,最终是为了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从而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进高职美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从上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的职业大学算起,高职教育已经发展了30多个年头。客观的说,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在高职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被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一直处于相对薄弱位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美育再一次被提到了高等教育面前,并且提到了相当的高度。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时强调“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纲要对美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加强和改进美育。而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美育的题中之意。因此,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这可以说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美育工作一直落后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基本不实施美育,即便实施美育也是敷衍了事。可以推测,这些高职院校的美育体系是很难达到完整的,或者缺乏美育师资,或者是没有美育教材,或者对美育的效果也不去做实质的考核评估等等,这些都是美育工作落后的一种表现。有的高职院校,美育体系倒是完整了,可是体系的标准和内涵却表现出传统滞后的一面,没有体现出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也没有充分吸收时代发展的新营养,这同样是美育工作落后的表现。以上这些情形,都是难以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的。在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美育工作,就必须改进这些不足。所以,构建与创新高职美育体系,也是推进高职美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1.更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所具备的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形成和提高的。拥有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更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有效的美育工作,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高质量地进行各种审美活动,总能让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陶冶和启迪。鉴赏不同门类的艺术、游览风景名胜、体味社会的真善美,这不仅能扩大他们的审美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也能够逐渐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能够促使他们在各种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通过这些,最终有效地促进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
2.有利于健全高职学生的情感
审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感。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可以有效地丰富高职学生的情感,也能够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宣泄痛苦消极的情感,以及净化升华他们庸俗的情感。美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很多高职学生性格冷漠,感觉生活、人生都没有多少意义。通过美育,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可以让他们把没有萌发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却和淡忘的情感复燃起来,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其次,可以宣泄人的消极情感。有些高职学生受挫抗压能力比较差,产生痛苦或消极的情绪后常常不知道怎么宣泄。通过美育,在审美活动特别是在高级趣味的审美活动中,能够使痛苦的情感得到合理的引导、疏通,使之无害地释放。再次,可以净化升华人的情感。通过观察,不少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体现出庸俗化、感性化、功利化特点,而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美育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美育可以帮助他们升华那些低下的、带有生物性的情欲,把个体的本能冲动引导到高尚的轨道上来,也可以有效地消去功利化色彩,从而使他们的情感纯洁化、高尚化。
3.有利于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道德
构建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美育体系,也有利于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美和善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康德曾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别林斯基也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美的东西不仅使人们在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人的精神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经验证明,寓教于美,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灵净化,这是非常有效的。因为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或美的理想所激起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常常是一致的。在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中,学生总会被美的事物、美的情景、美的行动、美的言行、美的情谊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使人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自觉地去厌恶趋善。审美活动对于人的思想的熏陶以及心灵的净化具有特殊的效果,它比其他形式的教育更生动、更绵长、更有效。
4.激发志向,帮助高职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存在那么一些学生:他们没有什么理想和目标,成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有助于改变高职学生的这种状态,促使他们树立相应的理想目标。理想目标是人类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合适的理想目标。在审美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常常引发无限的想象,让人从中受到无穷的启迪,它会让人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去追求不断去创造,进而促使人们在心灵自由中设想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激励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美育以一种鲜活的形式告诉学生:人只有以崇高的理想作为指导,才能真正地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创造美的生活。
5.推动高职学生人生境界的提高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人的境界不尽相同,层次有高有低。一个人的审美素养与他的人生境界有着紧密联系,它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以及他的社会价值判断。人生境界是不断提高的,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审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超越性,超越物质,超越感性,超越功利。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不仅可以帮助高职学生逐渐摆脱感性的低级的趣味,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审美超越中构建一个意义丰富的精神家园,由此而感悟到天人合一的自由,感悟到至高境界的高贵,进而激发他们在心里鼓起追寻更高境界的激情,最终实现人生境界的提高。
此外,美育还有助于训练高职学生的观察力与反应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三)是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需要
和谐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境界,校园和谐应该包括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物的和谐以及各种制度的和谐。人的和谐包括个体的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的行为的和谐;物的和谐指的是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的和谐,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与景观的搭配、各种建筑的外观形状的和谐等;人与物的和谐是指作为校园主体的人与校园的建筑景观呈现出的整体和谐,例如高职里边的人与建筑都应体现出“职”的特点;制度的和谐指的是各种制度人性化、合理、而且不相互矛盾,和谐的制度应体现平等、民主、人本、科学、效率、发展等价值观念。校园中出现暴力事件,学生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等现象就是不和谐的体现。
作为校园主体的人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各种行为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教育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美育,可以有效引导和帮助高职的主体逐渐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使他们能够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够进行冷静客观地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够平衡自己的心态,增强生活满意度,最终拥有健全的人格,实现身心和谐。另外,通过美育,利用各种美的元素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有助于提升高职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形成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种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引导他们用包容的态度看待问题,用和谐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从而尽可能化解和调节各种矛盾冲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各种行为的和谐。因此,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当前高职美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美育体系不完整
完整的美育体系应该包括美育目标、美育师资、美育环境、美育制度、美育课程、美育途径、美育评估等这些子系统。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对美育都缺乏应有的重视,基本没有完整的美育体系。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子系统,一些学校甚至缺乏大部分的子系统。美育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缺乏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没有设置美育目标,美育要达到什么效果没有明确制定出来;缺乏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美育教师;在美育环境方面表现为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党团建设等欠佳,不能起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在政策制度方面表现为没有针对美育而制定的政策或制度,美育没有制度保障;在美育课程方面表现为没有规范的课程大纲,没有权威的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美育教材等;没有专门的赋有特色的美育途径;缺乏科学合理的美育考核评估机制等。
2.美育体系传统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也建立了完整的美育体系,但是美育体系的内涵、理念和标准体现出传统滞后的一面,这是高职美育体系存在的另外一大不足。美育体系的各个子系统滞后的表现为:在美育目标上,只是考虑美育的部分目标例如授以学生相关的美学知识,讲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没有注重美育的最终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育师资方面表现为只有专门的美育教师实施美育,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另外几类教师却不注重美育;在美育课程方面表现为使用传统的大学美育教材,没有开发高职美育的新教材;在制度方面表现为一直沿用传统的美育制度,没有制定符合新时期的美育要求的具体制度;在美育途径方面表现为授课方法传统,不懂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懂使用情景模拟、现场鉴赏创造的途径,更缺乏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的审美实践;在美育评估方面表现为只强调对美育效果的评估,而缺乏对思想认识、美育条件建设、美育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评估。以上这些都是美育体系滞后的表现,这样的美育体系没有吸纳最先进的美育理念、没有体现出新时代的美育特点,不符合新时期的美育要求。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领导及管理部门不重视美育,二是对美育的理解存在偏误。高职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生命线,加上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该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美育的效果显现往往比较慢,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高职教育的领导及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放在招生就业的管理上。为了扩大学校的利益,他们注重招进大批量的学生;为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他们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及管理部门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有一种,一些领导对美育的理解不全面,认为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以及影视欣赏等这些就算是美育课了,或者认为德育里边已经包含美育了,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误。
2.资金的短缺
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美育体系或者美育体系落后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这样的情形更多发生在规模小名气低的高职院校中。由于资金短缺,学校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购买美育设备设施、引进高雅艺术、引进高素质的美育教师等各方面的资金必然会少,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缺乏资金投入。这些,也会使美育体系的建设受到极大影响。
3.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不足及其他原因
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低、创新能力不足也可能造成美育体系的不完整或落后。领导及管理部门能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下边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统筹把握、缺乏科学管理,缺乏创新思维,结果同样没有把美育体系建设好。此外,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一些高职院校所处的位置属较偏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即便愿意投入一定资金去聘请美育专家或教师,但是这些专家或教师也未必愿意到这些地区任教。
以上提到的问题和原因都是从众多高职院校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就一所学校来讲,可能只存在其中一个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未必包含上面提到的全部原因,具体的情况还得具体的分析。
四、新时期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构建和创新美育体系如此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呢?这应该从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给予解决。从大的方面讲,美育体系不完整的,就构建完整,美育体系落后的,要进行创新。再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领导不重视或理解偏误导致的,必须转变观念,要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正确理解美育;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生的,就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是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不行的,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其执行力;引进不了美育教师,就想办法自己培养等等。总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这样才能将美育体系建设好。在具体的过程中,措施如下。
(一)美育目标体系
完整的先进的美育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人格完善,实现全面和谐发展。要建立完整的美育体系,首先要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美育,美育不是美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艺术教育,虽然这些都和美育有着很大的联系。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和现象来激发人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陶冶和教育的方式。美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起到完善人格、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其次,设置高职美育的目标体系必须与高职学生的特点、与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联系起来,充分考虑美育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可实现性。
(二)美育师资体系
高职美育师资应该包括专门的美育教师、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其中专门的美育教师是主要力量,其他类的教师也发挥着重要重要。为了能在美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每类教师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美育原理与方法,也需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美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专门的美育教师要求更高,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要求具备良好的美学、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功底。当前,从全国的大环境看,专门的高职美育教师普遍缺乏。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可以从美育教师较多的地区的学校或教育部门引进,二是通过美育专家的培训引领,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专职的美育教师。
(三)美育环境体系
高职院校的美育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党团与社团建设、校风校纪建设、课外活动建设、师德建设、大学生文明行为建设、各部门各机构的服务建设等等。要构建良好的高职美育环境,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没有资金的支持,很多建设将无法启动或实现。二是对美育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多部门合力完成,要指定专门的领导和老师负责或加以指导,否则也难以建设好。
(四)美育制度体系
美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具体制度的指导,要使美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美育制度体系应该包括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制度、美育效果评估制度以及美育经费的投入预算制度等。领导或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时,一要注重结合本学校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二要充分吸收时代发展的新营养,制度建设要融进最先进的美育理念及标准。三是制定的制度要起实际的指导作用,避免出现大而空的现象,要讲究科学合理。
(五)美育课程体系
高职美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这几类:美学、美育的理论课程(美学、美育学、美学史、美育史等),艺术鉴赏课程(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文学、雕塑、建筑等),实践课程(真正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课程)。在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上,高职院校选择的美育教材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普通的《大学美育》教材不一定就是适合高职院校的。美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性,制定出标准的科学的课程大纲,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及组织专家编写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美育教材,教材要突出其职业性质,应该加强美与专业的融合。
(六)美育途径体系
美育的途径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利用课外校外活动进行美育、利用校园环境或社会环境进行美育等几种。课堂教学主要是教授美的相关理论以及开展艺术鉴赏课,专业课程同样具有美育效用,这些课程同样包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幻灯机、摄影、音响、电脑、电视等设备,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形象化。利用课外校外活动进行美育包括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音乐会,开展艺术欣赏的讲座,组织文艺比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公园、美术馆、革命史馆、实习基地、实训单位等,让学生去感受不同形态的美;社会实践活动的例如各种公益活动、实习实训活动等等,在这过程中亦可实现美育。另外,校园物质环境、党团与社团建设、校风校纪建设、师德建设、各部门各机构的服务建设等等也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他们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总之,美育教师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种途径实施美育,要注重美育途径的创新。
(七)美育评估体系
美育的评估应该包括这几部分:思想认识、美育条件建设、美育活动的组织、美育的效果。对思想认识的评估主要是看领导及相关工作者对美育的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美育条件建设评估主要是看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美育设备设施建设情况、政策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经费投入情况等。对美育活动的组织情况的评估主要是看活动目的是否明确、计划是否合理、准备是否充分、过程是否顺利、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美育效果主要是对学生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的程度进行评估,这可以从学生是否培养了高雅的审美趣味、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全的情感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远大的理想追求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建设美育评估体系时,应重点考虑美育的效果这一项,另外应该把各种评价指标尽量的细化且量化,细化与量化同样要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新华社:2010-7—29.
[2]李主杰主编.美育教程[M].郑州市:大象出版社,2008.
[3]张文光主编.大学美育[M].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阳璐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尹元华.中国高职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孙荣春.高职院校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
[7]李晓勤.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 .
[8]赵卫华.对构建高校审美教育新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9(11).
[9]粟高燕.论学校美育体系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2(10).
[10] 叶碧.高校美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江苏高教,2009(4).
[11]刘常青.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状况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
作者简介:姚敦泽,男,汉族,1985年10月生,广西百色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系广西人文社科中心课题《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ZX2011006)成果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育体系;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全面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is a system that is made up of many factor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goals,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s, aesthetic education environment,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aesthetic education methods, aesthetic education evaluation etc.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promoting thework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objective need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intrinsic reques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ampus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has the incomplete and lagging problem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good eff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emust strive to build a complete and advanced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a specificway, thus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 aesthetic taste; aesthetic emotion ; aestheticability ; all -rounddevelopment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植职业教育的政策,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一个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发展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少学生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到这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和谐高职校园的建设,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全面推进,甚至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完整的美育体系或者美育体系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所有高职院校都拥有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那么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研究新时期高职美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的成果稀少,内容缺乏系统性,并且没有体现高职特性。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职美育体系的内涵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具体指通过各种自觉或非自觉的审美活动,利用各种美的事物或现象使人受到感染、陶冶和教育,最终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高职美育,与本科院校的美育一样,是由美育目标、美育师资、美育环境、美育制度、美育课程、美育途径、美育评估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一个体系,而这每一种因素也是一个体系,又由若干的子体系组成,具体的可见下图:
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院校的美育体系同属大学美育体系,但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还存在一些差别,例如在培养目标上、在生源上、在培养方式上等等,结果导致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美育体系也不尽相同。质言之,高职美育体系除了具有大学美育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带有高职的特点与性质,这是高职美育体系与本科美育体系不相同的地方。
二、新时期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高职美育体系,指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高职美育体系,这是针对一些高职院校美育体系不完整的情况说的;创新高职美育体系,是针对美育体系落后的情况说的,新时期的美育体系应该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吸收新的时代营养,例如在美育途径上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粉笔加书本的授课方法,而应该创新,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课堂的生动化与形象化,其他的子体系也一样,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创新。实际上,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就是建设高职美育体系的具体化说法,最终是为了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从而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进高职美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从上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的职业大学算起,高职教育已经发展了30多个年头。客观的说,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在高职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被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一直处于相对薄弱位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美育再一次被提到了高等教育面前,并且提到了相当的高度。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时强调“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纲要对美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加强和改进美育。而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美育的题中之意。因此,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高职美育体系,这可以说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美育工作一直落后于德育、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甚至一些高职院校基本不实施美育,即便实施美育也是敷衍了事。可以推测,这些高职院校的美育体系是很难达到完整的,或者缺乏美育师资,或者是没有美育教材,或者对美育的效果也不去做实质的考核评估等等,这些都是美育工作落后的一种表现。有的高职院校,美育体系倒是完整了,可是体系的标准和内涵却表现出传统滞后的一面,没有体现出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也没有充分吸收时代发展的新营养,这同样是美育工作落后的表现。以上这些情形,都是难以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的。在新时期,要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美育工作,就必须改进这些不足。所以,构建与创新高职美育体系,也是推进高职美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二)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1.更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所具备的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形成和提高的。拥有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更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有效的美育工作,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高质量地进行各种审美活动,总能让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陶冶和启迪。鉴赏不同门类的艺术、游览风景名胜、体味社会的真善美,这不仅能扩大他们的审美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也能够逐渐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能够促使他们在各种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通过这些,最终有效地促进他们审美素养的提高。
2.有利于健全高职学生的情感
审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感。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可以有效地丰富高职学生的情感,也能够更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宣泄痛苦消极的情感,以及净化升华他们庸俗的情感。美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很多高职学生性格冷漠,感觉生活、人生都没有多少意义。通过美育,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可以让他们把没有萌发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却和淡忘的情感复燃起来,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其次,可以宣泄人的消极情感。有些高职学生受挫抗压能力比较差,产生痛苦或消极的情绪后常常不知道怎么宣泄。通过美育,在审美活动特别是在高级趣味的审美活动中,能够使痛苦的情感得到合理的引导、疏通,使之无害地释放。再次,可以净化升华人的情感。通过观察,不少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体现出庸俗化、感性化、功利化特点,而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美育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美育可以帮助他们升华那些低下的、带有生物性的情欲,把个体的本能冲动引导到高尚的轨道上来,也可以有效地消去功利化色彩,从而使他们的情感纯洁化、高尚化。
3.有利于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道德
构建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美育体系,也有利于净化高职学生的心灵。美和善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康德曾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别林斯基也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美的东西不仅使人们在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人的精神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经验证明,寓教于美,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灵净化,这是非常有效的。因为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或美的理想所激起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常常是一致的。在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中,学生总会被美的事物、美的情景、美的行动、美的言行、美的情谊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使人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自觉地去厌恶趋善。审美活动对于人的思想的熏陶以及心灵的净化具有特殊的效果,它比其他形式的教育更生动、更绵长、更有效。
4.激发志向,帮助高职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存在那么一些学生:他们没有什么理想和目标,成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有助于改变高职学生的这种状态,促使他们树立相应的理想目标。理想目标是人类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柱,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合适的理想目标。在审美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常常引发无限的想象,让人从中受到无穷的启迪,它会让人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去追求不断去创造,进而促使人们在心灵自由中设想到理想的生活状态,激励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美育以一种鲜活的形式告诉学生:人只有以崇高的理想作为指导,才能真正地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创造美的生活。
5.推动高职学生人生境界的提高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人的境界不尽相同,层次有高有低。一个人的审美素养与他的人生境界有着紧密联系,它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以及他的社会价值判断。人生境界是不断提高的,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审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超越性,超越物质,超越感性,超越功利。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不仅可以帮助高职学生逐渐摆脱感性的低级的趣味,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审美超越中构建一个意义丰富的精神家园,由此而感悟到天人合一的自由,感悟到至高境界的高贵,进而激发他们在心里鼓起追寻更高境界的激情,最终实现人生境界的提高。
此外,美育还有助于训练高职学生的观察力与反应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构建一套完整而又先进的美育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三)是构建和谐高职校园的需要
和谐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境界,校园和谐应该包括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物的和谐以及各种制度的和谐。人的和谐包括个体的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的行为的和谐;物的和谐指的是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的和谐,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与景观的搭配、各种建筑的外观形状的和谐等;人与物的和谐是指作为校园主体的人与校园的建筑景观呈现出的整体和谐,例如高职里边的人与建筑都应体现出“职”的特点;制度的和谐指的是各种制度人性化、合理、而且不相互矛盾,和谐的制度应体现平等、民主、人本、科学、效率、发展等价值观念。校园中出现暴力事件,学生趣味低俗、感情冷漠、性格扭曲、人格不健全等现象就是不和谐的体现。
作为校园主体的人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各种行为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教育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美育,可以有效引导和帮助高职的主体逐渐形成健康和谐的心理,使他们能够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够进行冷静客观地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够平衡自己的心态,增强生活满意度,最终拥有健全的人格,实现身心和谐。另外,通过美育,利用各种美的元素去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有助于提升高职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形成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这种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引导他们用包容的态度看待问题,用和谐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从而尽可能化解和调节各种矛盾冲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各种行为的和谐。因此,拥有完整而先进的美育体系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当前高职美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美育体系不完整
完整的美育体系应该包括美育目标、美育师资、美育环境、美育制度、美育课程、美育途径、美育评估等这些子系统。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对美育都缺乏应有的重视,基本没有完整的美育体系。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子系统,一些学校甚至缺乏大部分的子系统。美育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缺乏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没有设置美育目标,美育要达到什么效果没有明确制定出来;缺乏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美育教师;在美育环境方面表现为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党团建设等欠佳,不能起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在政策制度方面表现为没有针对美育而制定的政策或制度,美育没有制度保障;在美育课程方面表现为没有规范的课程大纲,没有权威的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美育教材等;没有专门的赋有特色的美育途径;缺乏科学合理的美育考核评估机制等。
2.美育体系传统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也建立了完整的美育体系,但是美育体系的内涵、理念和标准体现出传统滞后的一面,这是高职美育体系存在的另外一大不足。美育体系的各个子系统滞后的表现为:在美育目标上,只是考虑美育的部分目标例如授以学生相关的美学知识,讲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没有注重美育的最终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美育师资方面表现为只有专门的美育教师实施美育,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另外几类教师却不注重美育;在美育课程方面表现为使用传统的大学美育教材,没有开发高职美育的新教材;在制度方面表现为一直沿用传统的美育制度,没有制定符合新时期的美育要求的具体制度;在美育途径方面表现为授课方法传统,不懂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也不懂使用情景模拟、现场鉴赏创造的途径,更缺乏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的审美实践;在美育评估方面表现为只强调对美育效果的评估,而缺乏对思想认识、美育条件建设、美育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评估。以上这些都是美育体系滞后的表现,这样的美育体系没有吸纳最先进的美育理念、没有体现出新时代的美育特点,不符合新时期的美育要求。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领导及管理部门不重视美育,二是对美育的理解存在偏误。高职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生命线,加上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该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美育的效果显现往往比较慢,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高职教育的领导及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放在招生就业的管理上。为了扩大学校的利益,他们注重招进大批量的学生;为了学生的顺利就业,他们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美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及管理部门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有一种,一些领导对美育的理解不全面,认为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以及影视欣赏等这些就算是美育课了,或者认为德育里边已经包含美育了,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偏误。
2.资金的短缺
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完整的美育体系或者美育体系落后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这样的情形更多发生在规模小名气低的高职院校中。由于资金短缺,学校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改善校园环境、购买美育设备设施、引进高雅艺术、引进高素质的美育教师等各方面的资金必然会少,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缺乏资金投入。这些,也会使美育体系的建设受到极大影响。
3.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不足及其他原因
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低、创新能力不足也可能造成美育体系的不完整或落后。领导及管理部门能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也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下边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统筹把握、缺乏科学管理,缺乏创新思维,结果同样没有把美育体系建设好。此外,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一些高职院校所处的位置属较偏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即便愿意投入一定资金去聘请美育专家或教师,但是这些专家或教师也未必愿意到这些地区任教。
以上提到的问题和原因都是从众多高职院校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就一所学校来讲,可能只存在其中一个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未必包含上面提到的全部原因,具体的情况还得具体的分析。
四、新时期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构建和创新美育体系如此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构建和创新高职美育体系呢?这应该从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给予解决。从大的方面讲,美育体系不完整的,就构建完整,美育体系落后的,要进行创新。再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领导不重视或理解偏误导致的,必须转变观念,要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正确理解美育;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产生的,就想办法加大资金投入;是相关工作者执行力不行的,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其执行力;引进不了美育教师,就想办法自己培养等等。总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这样才能将美育体系建设好。在具体的过程中,措施如下。
(一)美育目标体系
完整的先进的美育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引导和帮助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全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促进人格完善,实现全面和谐发展。要建立完整的美育体系,首先要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美育,美育不是美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艺术教育,虽然这些都和美育有着很大的联系。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和现象来激发人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陶冶和教育的方式。美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起到完善人格、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其次,设置高职美育的目标体系必须与高职学生的特点、与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联系起来,充分考虑美育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可实现性。
(二)美育师资体系
高职美育师资应该包括专门的美育教师、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其中专门的美育教师是主要力量,其他类的教师也发挥着重要重要。为了能在美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每类教师都应该掌握一定的美育原理与方法,也需要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美育,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专门的美育教师要求更高,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要求具备良好的美学、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素质和实践功底。当前,从全国的大环境看,专门的高职美育教师普遍缺乏。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可以从美育教师较多的地区的学校或教育部门引进,二是通过美育专家的培训引领,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专职的美育教师。
(三)美育环境体系
高职院校的美育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党团与社团建设、校风校纪建设、课外活动建设、师德建设、大学生文明行为建设、各部门各机构的服务建设等等。要构建良好的高职美育环境,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没有资金的支持,很多建设将无法启动或实现。二是对美育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多部门合力完成,要指定专门的领导和老师负责或加以指导,否则也难以建设好。
(四)美育制度体系
美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具体制度的指导,要使美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美育制度体系应该包括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制度、美育效果评估制度以及美育经费的投入预算制度等。领导或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时,一要注重结合本学校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二要充分吸收时代发展的新营养,制度建设要融进最先进的美育理念及标准。三是制定的制度要起实际的指导作用,避免出现大而空的现象,要讲究科学合理。
(五)美育课程体系
高职美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这几类:美学、美育的理论课程(美学、美育学、美学史、美育史等),艺术鉴赏课程(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文学、雕塑、建筑等),实践课程(真正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课程)。在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上,高职院校选择的美育教材必须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实际,普通的《大学美育》教材不一定就是适合高职院校的。美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性,制定出标准的科学的课程大纲,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及组织专家编写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美育教材,教材要突出其职业性质,应该加强美与专业的融合。
(六)美育途径体系
美育的途径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利用课外校外活动进行美育、利用校园环境或社会环境进行美育等几种。课堂教学主要是教授美的相关理论以及开展艺术鉴赏课,专业课程同样具有美育效用,这些课程同样包含丰富的美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借助幻灯机、摄影、音响、电脑、电视等设备,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形象化。利用课外校外活动进行美育包括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举办音乐会,开展艺术欣赏的讲座,组织文艺比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公园、美术馆、革命史馆、实习基地、实训单位等,让学生去感受不同形态的美;社会实践活动的例如各种公益活动、实习实训活动等等,在这过程中亦可实现美育。另外,校园物质环境、党团与社团建设、校风校纪建设、师德建设、各部门各机构的服务建设等等也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他们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总之,美育教师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种途径实施美育,要注重美育途径的创新。
(七)美育评估体系
美育的评估应该包括这几部分:思想认识、美育条件建设、美育活动的组织、美育的效果。对思想认识的评估主要是看领导及相关工作者对美育的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美育条件建设评估主要是看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美育设备设施建设情况、政策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经费投入情况等。对美育活动的组织情况的评估主要是看活动目的是否明确、计划是否合理、准备是否充分、过程是否顺利、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美育效果主要是对学生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的程度进行评估,这可以从学生是否培养了高雅的审美趣味、良好的审美能力、健全的情感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远大的理想追求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建设美育评估体系时,应重点考虑美育的效果这一项,另外应该把各种评价指标尽量的细化且量化,细化与量化同样要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新华社:2010-7—29.
[2]李主杰主编.美育教程[M].郑州市:大象出版社,2008.
[3]张文光主编.大学美育[M].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阳璐西.高职美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尹元华.中国高职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 孙荣春.高职院校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
[7]李晓勤.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 .
[8]赵卫华.对构建高校审美教育新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9(11).
[9]粟高燕.论学校美育体系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2(10).
[10] 叶碧.高校美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江苏高教,2009(4).
[11]刘常青.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状况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5).
作者简介:姚敦泽,男,汉族,1985年10月生,广西百色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系广西人文社科中心课题《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ZX2011006)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