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机制的实践与成果
【作者】 罗生
【机构】 广西鹿寨县鹿寨中学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和场所,提高其利用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突飞猛进,其实验技术也越来越易被人们掌握和应用。实验室的开放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关键词】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教学体系;机制
一、实验室开放现状
1、构建了合理的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的有效开放,实验中心首先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基础型实验强调各门课程中特有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强调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同一学科各知识点的交叉,注重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设计型实验强调实验的探索性,充分体现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控制和分析实验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时,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地设计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学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查找文献的能力,构建实验内容合理体系。
2、建立了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机制
实验中心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放管理制度。各实验室将基本概况、主要仪器设备、可开出的实验项目等公布到实验中心网站上,供师生选择参考。另外,各实验室对课程相关实验、自主实验项目、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开放。实验中心根据提出申请的师生人数、时间以及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统一安排实验时间。对有特殊要求的实验项目应该提前向相关的实验室申请,实验室根据师生要求和具体实验室条件,准备仪器设备,安排实验时间,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3、存在的部分问题
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全天候的开放,大大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实验室的运行、各方面安全将无法保障。另外,对于一些自主性实验,其综合性更强,难度远超教学计划安排,这样就要求指导老师也要具有非常广泛的专业知识。
二、开放式教学机制的进一步优化
1、实验项目分类开放
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室和实验时间,把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分为全天候、预约式和阶段式开放方式。首先学生在取得这些项目、课题后,必须先提出实验室使用申请,经过各级领导签字同意后,安排进人实验室进行研究、实践,指导教师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完全自主,包括使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时间,直至完成该项目或课题。
2、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
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减少运行成本,将更多的经费投入用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激励中。上岗前对值班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实验室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在实验室安装安保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行。真正做到实验室全面开放。
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实验室教师的开放、服务意识;制定相应政策,将实验室开放人时数等与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挂钩,鼓励实验室人员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我们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到了实验教学过程。组织优秀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科研项目设置符合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并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4、加强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
优化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网站,网站包括实验教学网络资源、优质实验课程课件、实验室动态信息、学生实验预约系统、信息数据源等,实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实验室空间、资源实施全面开放,除提供实验内容的重复强化外,还为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型、创新型、综合型、SRTP和技能训练等实验提供保障条件和技术支持。
三、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首先,由于教学模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出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
其次,由于学生角色的转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占据了整个过程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宏观的调控者。使学生第一次有了“主动权”,在允许的条件下。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操作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让学生体会到从事科学实验的乐趣,品尝到自主学习中成功地喜悦。使他们在知识、能力、品格方面都得以提高。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第三,由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构建了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实验室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实施个性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经过探索和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我们将会同行一道共同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作贡献。
'�@<s��"` !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10.5pt'>5)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实例,培养他们的灵活性,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问”谁都会,但是要问得“到位”,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所以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深度,是提问题的最佳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设计问题,鼓励他们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使学生不仅敢问、乐问,还善问。
1、教师的示范是关键.通过教师的“榜样”,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可先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要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状态,向教师提问.教师讲授新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知识是怎么得出的?有其他方法吗?他的用处是什么?让学生与教师争辩,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主动提,规律联合找,结论、总结自己完成的局面,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3、新教材中出示的问题,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善于使用教材,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教材有关的新鲜事物融入教学,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并积极探索,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联想.
四、提出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1、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从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状态中获取信息。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回答时,教师不必急于做出结论,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思考的时间,
2、要关心中差生的思维活动,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外,还要鼓励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只要中差生对自己学习建立了自信,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质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开拓创新的钥匙,常疑,才有常思,才有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