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学教学中的提问与质疑
【作者】 王佳强
【机构】 贵州省独山县第一中学羊凤分校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质疑;注意事项
一、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益处
1、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如果注意力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学生在答问时精力集中,而在听讲时有时散漫。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如教师做演示几何作图的过程中,采用边做作图边提问,让学生回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奠基石,质疑是兴趣的直接表现。只有不断地质疑,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
1、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
数学课堂教学是质疑的主阵地,教学中应该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问学生:“关于这一方面,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引导学生提问.
2、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教师深入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在求知的过程中,不时提出问题.面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绝不批评,而是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给予积极的鼓励;对能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大力表扬.对兴趣较低的学生,应该课后辅导,鼓励他们提问,一旦提问了,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赞许性评价,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学好数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数学就有了兴趣.对内向的学生,一开始教师要不时点名提问,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都要在同学面前采用各种方式给予鼓励,比如语言上的鼓励,动作上的表示等等,给予肯定.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不敢提问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质量如何,都不要在课堂上给予批评,可以采用课后交流的方式解决.教师要重视学生所提出的创造性问题,并组织讨论、分析讲解,让学生知道教师重视他提出的问题.
3、训练质疑习惯,使学生乐问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师应该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具体教学中:(1)通过创设能让学生具体感知的问题情境.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2)通过预习,自我质疑.新知识是如何得出的?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活中何处能用到本节知识?我发现了什么问题?这类问题会让学生产生自己去讨论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3)通过创设带有矛盾的情境,让学生提出疑问,正反双方引用旧知识加以讨论,从而激起他们提出问题的强烈意识.(4)通过巩固质疑.在新知学习后,教师还可以用旧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新知识去解决呢?新知识解决该问题又简单又省时,从而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5)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实例,培养他们的灵活性,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问”谁都会,但是要问得“到位”,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所以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深度,是提问题的最佳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设计问题,鼓励他们反思常规解法,捕捉“问”的契机,使学生不仅敢问、乐问,还善问。
1、教师的示范是关键.通过教师的“榜样”,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可先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要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状态,向教师提问.教师讲授新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知识是怎么得出的?有其他方法吗?他的用处是什么?让学生与教师争辩,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主动提,规律联合找,结论、总结自己完成的局面,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3、新教材中出示的问题,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善于使用教材,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教材有关的新鲜事物融入教学,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并积极探索,适当地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联想.
四、提出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1、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从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状态中获取信息。如果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回答时,教师不必急于做出结论,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要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思考的时间,
2、要关心中差生的思维活动,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外,还要鼓励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只要中差生对自己学习建立了自信,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质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开拓创新的钥匙,常疑,才有常思,才有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