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低碳旅游的意义分析及实施策略

【作者】 苟勇

【机构】 贵州省内贸学校

【摘要】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在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已逐渐被公众认可和实践。其具体目标是运用低碳经济的理论,构建以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过程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我国低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笔者在对低碳旅游概念、旅游环境及旅游者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旨在引导、推动低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低碳旅游;理论;意义分析;实施策略
【正文】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在威胁人类生存的背景条件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逐渐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低碳的发展方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和能源危机的首要选择。

1.低碳旅游的理论提出及意义分析

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衍生出来的。在我国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文章,是20095月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的《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刘啸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2]。之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碳旅游概念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文胜在《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CO2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措施[3]。蔡萌与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4]。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念与发展、消费模式,它实质上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它要求旅游过程中,在不降低游客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和减少CO2的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涉及到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生产过程与旅游消费过程。

低碳旅游从经济的范畴进行解析,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对经济、对旅游的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从全球发展形势来看,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为应对全球气候与能源危机所做出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从旅游角度来看,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方式。

2.低碳旅游景区的构建措施

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在旅游方面上的延伸,旅游业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旅游景区营造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碳汇机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者中和碳的排放量,最大程度的降低旅游过程中碳排放强度,达到营造低碳的旅游体验环境的目的。

2.1构建低碳的旅游吸引物。

低碳的旅游吸引物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低碳的事物和因素,这些低碳的事物和因素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也可以在充分挖掘自然低碳旅游景观的同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经过严格技术论证,可以建设各类人工低碳旅游吸引物,如低碳的建筑设施、低碳的旅游社区与低碳的旅游港区等。在整合自然与人文低碳旅游吸引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各种低碳旅游活动吸引游客。

2.2构建低碳的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指利用各种低碳的材料和低碳技术建造的用于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和专用设施。

低碳的旅游设施可从几方面考虑:(1)使用电瓶车或者新能源车等交通工具替换传统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能源的车辆,构建低碳的交通道路设施;(2)应该严格规范各类宾馆的建设,或者建设时应经过严格的低碳技术论证,旅游住宿设施应该以传统的渔家小院为主;(3)渔家乐或者其他的食宿设施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并注意废弃物品的回收工作;(4)应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低碳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替代老式的以煤炭或者薪柴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5)发展低碳的旅游环境卫生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各种生活或者生产垃圾及时回收处理,应建立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的垃圾桶。

3.旅游者要考虑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

所谓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可以理解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减少或者补偿个人旅游碳足迹。在旅游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的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在同样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低碳的旅游景区,学习低碳旅游方式和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并在旅游过程中参与旅游碳中和;(2)选择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交通工具时,应尽量选择铁路、长途汽车、自行车或者徒步的方式取代高碳排放量的航空与自驾游的交通方式;在旅游景区,交通方式应优先选择徒步、租赁自行车或者乘坐景区提供的电瓶车;(3)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带有旅游标签的旅游酒店,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以当地的食品为主,节制欲望,力行节约,尽可能的不浪费能源,尽量减少制造太多的垃圾;(4)在进行旅游活动的选择时,旅游者应优先考虑体育、运动、康体类等低碳的体育活动。

结语:

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低碳的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低碳旅游发展方式势必成为旅游业竞争的重要战略高地,谁能率先成功的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型,坐拥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话语权,谁就能在未来旅游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低碳开发和发展模式应成为解决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这对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

2]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

3]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

4Wyllie:Venture Publishing Inc2002.

5]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6]郑向敏、饶品样.中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分析[J.

7]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8]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9]黎遗业、覃朝膺.广西南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10]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