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绘画能力在想象创作中绽放精彩

【作者】 祁健敏

【机构】 广东东莞市东城区第八小学

【摘要】美术学科在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出发,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通过创造交流氛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绘画欲望,彰显学生绘画个性,全面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关键词】激励想象 绘画能力 彰显个性
【正文】想象能力是学生进行绘画的源泉,也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创作水平的助推器。当学生有了想象,他们不仅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激励学生进行绘画的一种有效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想象中大胆创作,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一、创造交流氛围,提高绘画能力
  学生自从有了交流的意识开始,虽然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帮助他们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还不够。因为绘画成为学生最容易表达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学生的交流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1.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创作欲望。为了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校园不定期地举行画展活动,让学生通过观赏他人的优秀作品,吸收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开展全校性的现场命题绘画比赛,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通过现场绘画,学生互相竟技,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增进感情,为学生提高绘画能力提供一个平台。再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和镇举行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如组织学生参加由省少工委举行绘画比赛,他们在比赛中发挥想象,大胆创作,有二个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教师在总结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也指出不足之处,并寄予希望。在以后教学中加强教学,经过努力,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教师耐心启发,激励学生创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创作。如教《纸蝴蝶》时,教师在教学前准备好一幅画,画面有大地上绿悠悠,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晴空万里的天空,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们在这幅画中添上今天我们学习的蝴蝶,那是一幅怎样的画呢?同能不能根据画面的内容,画上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蝴蝶,当然画上一些景物也可以使这幅画更新颖,更别出心裁?”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纷纷动手,发挥想象力,全神贯注进行构思,精心创作,画出一幅幅生活逼真、灵活灵现的图画,这不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美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绘画欲望
  美术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如果能较好地处理实践性、趣味性以及创造性关系,就容易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观察景物,并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家长也要配合老师,平时尽量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说不定一朵野花,一根草,一只小动物都会引发出学生无穷的遐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1.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作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创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学生进行绘画的基础。但是当学生开始画画时,由于平时观察少,导致学生的绘画都是按图索骥,虽然他们看见自己画出的画非常高兴,但是他们似乎并未想到这是一幅内容单调的图画。如在一次绘画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校园后进行绘画,有一位学生只画一幢教学大楼。于是,教师启发这位学生:“能不能在教学大楼旁边添上一些景物?”学生想一想,然后回答说:“能,可以画上树木、跑道,还可以地旁边画上小花园。”“对,如果在你的画添上这些景物,这幅画会怎样呢?”他恍然大悟,马上拿起笔补充上这些景物,于是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图画呈现在眼前,当时,我引导他与刚才的画进行对比。他笑着:“真是比刚才这幅画漂亮。”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不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无拘无束进行创作活动,而且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发挥学生想象,大胆创作绘画。已接受了一定教育的学生,要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发挥自己想象的动力是上好美术课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相应地采取一定措施,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例如在一次绘画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四个不相同的图形,然后鼓励学生说:“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这些图形添上一些你认为对画有帮助的景物,看一看那位同学画得最有特色。”这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灵感,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增加学生的遐想,让学生在这种的气氛中进行创作。学生热情很高涨,展开想象,纷纷动手进行绘画,画成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这时,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分享。有的学生说:“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圆圈,画成一个五环,表示五大洲,内涵是展示全世界人民大团结,手拉手,心连心,共奔美好的明天。”有的学生说:“我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笔画,画的是一个机器人,它正在进行一项科学实验的动作。”同学们听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事实说明,在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机启发,让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作,一定创作出更加好的作品。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彰显学生绘画个性
  美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学校所有学科中唯一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将其意思表现在画纸上,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自由自在进行创作,全面提高绘画的质量。
  1.在游戏法中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绘画能力,教学时将各种游戏结合起来,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或造型设计;从自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从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即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体。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绘画、手工创作能力,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担当启发和向导的角色。例如在教《我的家居》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示各种家具的组合,其他同学进行认真观察,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作,使本来的物体得到了人性化,更具有时代特征。由于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这样的教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变成绘画创作的参照物,因而学生获得创作的灵感,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作能力,创作出不同的作品种类繁多、惟妙惟肖,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断提高。
  2.在玩做法中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玩做法能使学生的个性在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重要教学途径,因为在玩做中锻炼了学生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到实现,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的彩色纸,让他们撕一撕,玩一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于是,有的学生画出一幅郁郁葱葱的森林画;有的学生画出一幅在崇山峻岭上,长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树林;也有的学生画一幅大山上有树林、小溪还有小花的风景画,这些充满生机的绘画,不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思维创作的能力。
  3.在听音画法中培养学生绘画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有意设计了听音画法,上课时反复播放音乐,学生一边听,一边闭目静思,一边展开想象,听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绘画,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展开想象,然后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如在一次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要求学生听后展开想象并进行创作。于是学生纷纷动手进行绘画,二十分之后,教师检查发现有的学生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有的学生还正在紧张创作。这时,教师将绘画好的画一幅幅贴在黑板上,一会儿黑板上贴满一幅幅画,有的是生机勃勃的国画;有的是惟妙惟肖的山水画;有的是色彩艳丽的水粉画;有的是形象逼真的蜡笔画等,不同风格的画呈现在学生眼前,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指出画得好的地方,也指出不足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绘画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学生的绘画水平越来越高。从学生绘画的流畅的线条中体会到学生创作技能的娴熟;在艳丽的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寄予美好愿望;从学生作品的质量中看到学生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因材施教,由简单到复杂,循循诱导点燃他们的创作心灵,营造创造的空间和环境,为学生提高创造力的机会,在创作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要勤 《发挥美术的作用,培养学生素质》  《中小学参考》 2008年第3期
?2、李小明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 2009年第11期
?3、李方池  《发挥美术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参考》 2010年第8期
 4、吴桃东 《加强绘画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美术研究》 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