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作者】 王应梅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本文试从一下几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讨: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人、信息利用的能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2、注重教学演示、加强同步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就成为许多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就是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示范,操作过程一步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作,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领会操作要领。
3、恰当使用课件,注重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法是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软件一般具有界面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直观效果强、个别化学习特点突出、操作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利用这种软件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多种感官刺激中获得认知,因此,CAI教学法备受教师关注。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施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教学软件,为讲授课程内容服务;其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学软件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教学软件只是教师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才能使CAI法真正为教学服务。
4、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这是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计算机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创新才有今天的信息技术,只有创新才有今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度文明的社会。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放下架子,创造一种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无论是文字处理还是表格处理以及多媒体制作、网络使用,其实现方法都比较多。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教师都给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答错了,也要妥善的引导和分析,不挫伤他们自尊心。只要能参与、能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就说明学生是积极向上、善于思考且富有创新精神。而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也总是鼓励他们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做到不求唯一,但求所有,将知识学活、学透,并尽量把问题留给他们自己去解决。
6、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7、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干扰和不良影响。教师除了本课程教学外,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一节课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