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 冯晓燕

【机构】 胶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摘要】自信心是学生的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良性的情感体验,同时,他反过来能促进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学生的自信心应从小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运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充满自信,走向未来。  
【关键词】 学生 自信 培养方式
【正文】自信心是学生的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良性的情感体验,同时,他反过来能促进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可见,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人格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难题而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之产生“我能行”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一、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表现:
     1.学习方面,表现为懒惰,缺乏热情,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天生能力差,智力水平低;生活方面,胆小、孤僻、自卑、敏感。
     2.人际关系方面,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惧怕别人不接纳自己,自我封闭心理严重,交际范围狭窄
     3.情感方面,感情脆弱,遇事悲观,常常表现出无助、空虚、苦闷
     4.意志力方面,目标不明确,意志力薄弱,缺乏进取心和应有的自制力。
     二、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教育的原因,家长对子女要求太严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现实中他们通过努力难以得到父母的期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受挫。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中学生不自信现象较为普遍。
     2.学校教育的原因,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过多的失败,特别是在学业成绩不良及由此带来的老师同学的鄙视、教师有意或无意之中言语的中伤,都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
     3.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往往是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差距常使他们感到困惑,并容易把自己的受挫归因于自己天生脑子笨,智力低下,进而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措施:
  (一)关心鼓励,让学生走向自信
  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他人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关键。恰当的表扬可以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其进步,也有利于克服缺点。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去埋怨会有效的多。
  (二)调整目标,使学生获得自信
  深入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制定了适中的目标,以使学生获得自信。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奋斗仍达不到,则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容易丧失信心;目标太低,失去激励价值,收不到教育效果。要将目标定为“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做某事并且能够做好时,他才能对这件事感兴趣。事情做成了,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就能自觉地按确定的目标去努力。
  (三)利用班级力量,让学生增强自信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是学生生命得以表现的基本形式,活动过程是学生的潜能双向对象化的过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使整个班集体成为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健康群体,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体验,寻找自信的支撑点。
  1、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信。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表现的机会少而产生胆小内向的心理,从而缺少自信心,不敢展示自己,针对这种心理,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发现自我,树立信心。
  2、让学生竞争,增强自信心。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和活动中,作为班主任我既把学生看作是管理的对象又把学生当作表现的主体,以此提高他们的主人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帮助每一个学生增进自信心。
  (四)创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
  我们要给每一位学生真诚的爱,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离不开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因此,和谐、轻松的情感氛围显得相当重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正面情绪,这样,各层次学生的心理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对未来、对前途充满希望,充满自信。
  (五)树立榜样,让学生提高自信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是如此。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老师、同学、朋友等的行为来习得认知技能和新的行为模式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示范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第一,教师自身要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自身要具有较高的自信心,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展示自信、成功、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产生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第二,在课堂内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看到与自己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相当的学生都获得某些方面的成功,从而增强了获得成功的信心,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强化学生自信
  常言说:“学校教育十年功,不如家庭三分钟。”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家校合作共同塑造学生充满自信的心灵。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成才观,让家长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鼓励、学会关心。为孩子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增强自信。
  总之,自信心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成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