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学生作文兴趣培养趣谈

【作者】 石东阳

【机构】 河北省宽城县成人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辛苦备至的耕耘工作。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恐怕是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表现出追求探索的倾向,努力提高作文水平。为此,他们平时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素材、认真作文,都会成为一种兴味盎然的自觉行动,写作文既是学生对作文价值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心理活动的交流过程。培养作文兴趣的途径、方法可以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命题诱发

教师精心设计作文命题,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像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大有愤悱之感,大有话在喉头,一吐为快的劲头。命题的成功,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这种情感。例如,《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对父母亲的评价》。②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应在分辨是非、认识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例如,《生活告诉我……》。③命题要注意学生的成长意识,要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以适应学生这种心理愿望。例如,《当我30岁的时候》。④命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以及常用的归纳思维、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例如,《我喜爱的一句箴言》。⑤命题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特点。命题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感情,使之先情动于衷而后言于外。例如,《童年的梦》。

二、交流激发

作文指导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通过对生活认识或写作角度的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如写《童年趣事》,交流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讲故事,交流个人的童年生活片段,把作文指导课变成讲故事课、口头作文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发表欲望。交流之后,打开了思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冲动,以前储存的生活感受便一下子串联起来,沿着新的神经通路涌现出来。如果说,学生头脑里有一座紧锁着的材料宝库,那么建立这种“优势兴奋中心”,便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激发写作兴趣。

三、生活引发

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加以引发,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做一种乐事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校园里的玫瑰花和沙枣花开放了,芳香四溢。教师要学生课下仔细观察这两种植物,再提供作文材料:沙枣花香味浓郁,但色彩并不鲜艳;大丽花色彩艳丽,但没有香味;玫瑰花颜色鲜艳且香味诱人,却长满了刺。要求以《鲜、香、刺──从植物的特点谈起》为题写作文,学生感到题目新颖又引人深思,便跃跃欲试构思布局,写作兴致很高。生活引发,在于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养成随时表情达意的习惯,作文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

四、评讲鼓励

作文评讲中的认可、鼓励,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作文如何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通过评赞、鼓励,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激发其作文兴趣。作文评语,要感情真挚,态度中肯。评讲要动人,形式活泼,以唤起全班学生写好下一次作文的欲望。那种在评语中指责、评讲时点名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评讲鼓励可采取印发佳作,教师加写评语,张贴优秀习作,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写作体会等方式,还可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或推荐给报刊发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好作文。

五、阅读触发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选作阅读的材料,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我们曾先后向学生推荐《门槛》《繁星•春水》《童年》等习作和作品,不少学生读后生感,或学习选材方法,或仿照写法,或模拟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效果较好。

六、教师传帮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适时传授写作技能,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是培养差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传帮的做法有:个别交谈,指出作文的主要问题,以为借鉴;启发思路,教给开掘提炼素材的方法;帮助修改,使原作更加成熟;指导小结,总结作文成功的经验等。

作文差的学生多数是无话可说,刚开了头,便写不下去。对此通过谈心,引导挖掘生活素材,帮助建立“兴奋中心”,使之产生写作欲望;还可指导列详细提纲,学会依照提纲把内容一层层表达充分。教师传帮的这种“面授机宜”的做法,对各类学生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对差生。

七、发挥特长

在每学期重点练习写作某一文体的前提下,教师可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安排几次自命题作文,连体裁、题材也可不限,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这样,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显示出不同的学生写作某种文体的特殊才华。教师充分肯定这些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长并加以引导,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培养作文兴趣的目的。

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中学生的作文兴趣不仅需要认真培养,而且应当强化巩固。教师的任务在于不断向学生揭示作文的基本规律,以形成永久性的作文兴趣,使之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