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探

【作者】 孟庆双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要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切磋,取长补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作文兴趣,悟出一些作文之道来,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同时也把教师从令人头晕的劳役中解脱出来。 
   
那么,作文互相批改该怎样进行呢? 
   
第一步,宣传互相批改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引发作文批改的兴趣,并出示自己创作中的部分手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 
   
第二步,教师示范批改。评四分之一作文,再选取一篇中下等作文,将字、词、句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批改好,眉批总评一丝不苟,精采语句用圈线标出。将这篇教师示范批改文印发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克服修改的随意性、盲目性,扶着学生走,让其模仿。另下发一篇中等水平作文原文,发给每个学生以备试批。 
   
第三步,分批改小组。一般四人为一组,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匀。每组安排一个写作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批改小组长。每组发一个作文互批登记本,组长详细登载好每次每文批改及时的好坏典型、分数以及批改中的纪律问题和突发事件,以备教师查询、了解学生进步情况,并将此项作为评比先进小组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便于组织,原则上分组以座位为序,灵活调动,教师就可以详批作文一组一本 。 
   
第四步,明确修改步骤及内容。 
   
(一)学生交换作文卷(四人轮换),教师出示本篇训练重点及详细要求,使之有的放矢。 
   
(二)计时速读1-2遍,弄清自然段落、层次关系、文章主旨、材料的详略安排,也就是整体感知。 
   
(三)精读文章,着手批改。遇疑难问题先组内咨询、磋商,如不能解决再请教师解答。教师作为主导,来回于各组,与学生同行,打成一片,融于一体。 
    1.
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病句的修改、语句的增删,以改为主,适当眉批,精彩语句修辞下用圈线标出。这里,教师一定要强调不能乱涂乱改。关于修改符号,初中语文教材有详细的规定,此不赘叙。这样,保持了卷面的整洁、统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2.
文章与题目的衔接、段落之间的连贯性、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的运用、阅卷小感等以眉批为主,适当修改揭示。 
    3.
教主改者写出修改总评,打出建议分,这是难点。 
   
评话应以本次作文训练重点为主要依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各有侧重,一般来说,本文侧重点是否落实,主旨是否正确,立意是否新颖,取材是否典型,扣题是否紧密,详略安排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巧妙完整,过渡是否自然,语言修辞是否准确、生动、形象、有风趣、标点符号运用及错别字情况,记叙要素和写作手法(或说明方法、论证手段)等十二项必须择要写出六项,另外作文态度(从字迹卷面可以看出)也应予以考虑。总评应以正面肯定为主,挖掘优点,也要中肯地指出不足之处,诚恳地建议,不能写讽刺、挖苦话。最后四人斟酌,协调地打出建议分。作文组长作好详细的批改记录。 
    4.
归还作文卷,作者再读,思考改动的地方,体会改前改后的差别,如有异议,可再与主改者商讨修改。阅读总评,总结作文得失,再上一个台阶。根据修改意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再创作,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步,尝试批改发下来的同一篇作文。 
    
互相批改是实践,讲评是提高,作文讲评我们走这么两条路子。 
   
第一条路子,学生批改完成后收上来,教师审阅,刚开始时,教师须全部认真检查验收一遍,查漏补缺,不能走过场,目的是引学生上路。学生形成习惯后可只抽查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打出分数,补充读后感。对主改者的批改,教师也要阅读,指出疏忽点,给出批改等级或分数。教师将批改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批阅优劣整理归类,详细登记,参照小组长的记录,以便在下次作文之前作批改讲评。讲评应肯定批改成绩,多鼓励学生,中肯地提出漏洞,评出1-5个作文批改先进小组。优秀的批改可当堂巡展传阅或贴出来共同观摩学习,共同提高。精彩语段可当堂点读1-20处。如时间充足,这个步骤可在互相批改之后进行。 
   
第二条路子,当堂讲评。(第二课时)学生当主角,老师当导演,以有奖竞赛形式进行。 
   
(一)小组总评,从四篇作文中选出原文、修改佳篇,集体斟酌润色,开动脑筋,从篇章结构、布局谋篇到字词句都再改一遍。 
   
(二)小组代表或作者宣读双佳作文,组长宣读总评语。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有宣读文章采用百分制当量计分、亮分。计分以作文总评要求十二项为主要依据,兼及发言姿势、朗读水平、竞赛纪律,以累计分排出1-5名,当堂予以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调动竞争意识,同样也可将其文章贴张出来共同欣赏,在其中评出一篇最佳修改范例,同等奖励;给获奖作文所在小组授予作文批改优秀小组称号。 
   
(三)小结批改情况。趁热打铁,鼓励学生适时诱导,特别要给未获奖的批改小组打气,教育他们不灰心、不气馁,力争下次改出好文章来。有时,竞争气氛相当浓厚,也许是初中学生争强好胜与自我表现的愿望的表现。 
   
(四)抽查批改情况,详看三分之一。 
   
上述两条路子可交替着走,以显活泼。为了便于张贴且富有整体感,我们采用的是八开800字作文格纸,作文本用于学生写周记。 
   
总之我们的作文批改讲评法虽然还处在尝试阶段,须不断探索、完善、集思广益,但我们已察觉到这种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它改变了学生作文、老师改文的传统习惯;它消除了学生听作文评讲课时担心批评、只望表扬而惴惴不安,视老师如法官断案的恐惧心理,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活动面广,积极性高,气氛热烈;以前最怕作文的学生也一到作文课便欢欣雀跃起来,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其次,它加强了学生彼此的信息交流,推动了互助学风,扩大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