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高校教师授课的艺术
【作者】 宋念艺
【机构】 长江大学 临床医学院,湖北 荆州
【摘要】授课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涵盖课前准备的艺术、课中讲解的艺术及课后反思的艺术三个方面。高校教师只有做到课前精心准备,课中生动讲解、课后认真反思,才能上好每节课,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词】高校教师;授课;艺术
The Ar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Song Nianyi
(ClinicMedicalCollege,YangtzeUniversity, Jingzhou city,Hubei434023)
Abstract: teaching is an art.It covers the art of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class teaching ar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t in class and the art of reflect after class on three aspects, such as after class.college teachers only do careful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vivid explanation of the class, after-school serious reflection, can teach well each class, to obtain satisfactory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teaching;art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许多地方院校出现了课堂质量大幅度滑坡,课堂教学面临学生不愿听、教师没激情讲的尴尬境地[1]。这既要从学生方面找原因,更要从高校教师自身找原因。授课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对于每一名高校教师而言,授课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授课方面的许多问题还有待高校教师做进一步的实践与探讨。笔者认为,授课的艺术应该涵盖三个基本方面,即课前准备的艺术、课中讲解的艺术和课后反思的艺术。
一、课前准备的艺术
有人认为,授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有一本教材、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走上讲台,为大学生们进行授课了。其实不然。要想上好每节课,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没有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决不可能上好每节课的。高校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具有艺术性。
高校教师在授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呢?我认为以下两个准备必不可少,一是思想准备,二是课件准备。
(一)思想准备
高校教师授课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做好自身的思想准备工作。课前的思想准备工作涉及授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怎样运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怎样进行开场白、怎样处理课间突发事件(如停电或课件不能播放等)、怎样与学生进行互动、怎样实施教学、怎样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怎样活跃课堂气氛等等。
另外,授课教师在上课前还要对授课对象即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如何、学习现状如何、班风如何等等,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课件准备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大致应该包括4个方面,即课题、本课的教学目标或学习要点、讲授内容及思考题。
制作媒体课件时,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别对待,原则上,对于形态学课程,如医学课程,因为图片多而复杂,教师不可能在黑板上画出来,这些图片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对于文字内容则可用黑板板书;对于纯理论的课程,如数学、英语等课程,采用黑板板书加部分PPT展示应该成为相关教师备课的首选。
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内容切忌过多,字体切忌过小,行间距切忌过密,文字与背景切忌对比度差,幻灯片的模板切忌太花哨。每张PPT的文字最好不超过9行,字体最好为黑体,字号应根据内容而定,小标题以36号字显示,内容则以32号字显示,背景选淡蓝色较为合适。重点内容可以用特殊颜色的字体显示,如蓝色背景下以棕黄色字体显示比较理想。图片不应占满PPT整个画面,应该留有空白地方,图片下方应配有图片的文字说明或图题。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要考虑幻灯片的界面、文字、声音、构图、颜色、图片、图像、链接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形式相统一,不要片面追求课件的华丽效果,若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吸引到画面和音乐上,势必会降低课堂效率,弄巧成拙。[2]
二、课中讲解的艺术
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课堂讲解的能力上。那么,如何才能讲好一门课呢?这当然需要授课教师花时间、动脑筋、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做到。要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语言的表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师生间的互动等方面下功夫。
一要用好肢体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外,还有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借助于目光、面部表情、手势等手段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工具。教师的目光在与学生的目光接触中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管理措施。教师的面部表情传达给学生的意思有时会比语言更真实,既能传达真挚、诚恳,也会显露不快、生气和烦恼。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脸上适当表露出喜怒哀乐,更能体现出自己的魅力。教师的手势不仅有强调、示范的功能,而且更能清楚地表达某些抽象的概念和事物。因此,手势运用得当也会给课堂增光添彩。[3]
二要善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明确,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性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式不应该也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内容、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而对于其他一些文字内容,则可用黑板板书出来。
三要重视师生互动。教师最好采用提问来引导学生,以便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是在教师所讲的内容相对枯燥时,学生往往容易开小差,课堂气氛也沉闷。这时如果教师与学生互动一下,课堂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重新拉回到课堂里来。
四要避免口头禅。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医学专业和工科专业的教师都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教学理念、教师语言、授课方式方法的系统学习与培训,以致有些教师的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口头禅很多,如“那么”、“啊”、“是不是”、“对不对”等等词语在课堂上不断地从教师口中冒出,使学生感觉很不舒服,直接影响了学生听课的兴趣。
另外,教师每次在讲授新知识新内容之前,应该将上次课讲过的内容加以回顾和检查,采取随机提问学生的方式,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后反思的艺术
课后反思也叫课后思教。高校教师在上完每一节课后都应该进行认真而及时的反思。不是上完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沉下心来反思一下授课的得失,如本次课讲得究竟怎样,学生有哪些反馈意见,授课方式与风格能否被学生接受,多媒体课件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与改进,等等。
通过对高校教师授课的观摩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授课实践,笔者把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大体归纳为以下5种:①表演式授课:授课教师过分注重形式,上课时教师在教室里频繁地走动,与学生互动很积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不足之处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不多,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却反复来回地讲,甚至要求学生当场复述一遍,给人以花拳绣腿的感觉,其结果是学生没有获得多少有用的知识。这种情况见于少数参加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②学术式授课:授课教师采用学术报告的形式编写和演示课件,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严重偏离教材,教学理念严重背离教学规律,以为讲授的知识越新就越好,补充的内容越多就越好,结果,学生听起来吃力,消化起来困难,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这种情况见于少数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学教师。③复述式授课:教师授课的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清楚,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几乎就是教材内容的复制,有的甚至没有备课或没有准备多媒体课件,上课就对着教材照本宣科,授课缺乏激情,语言平淡乏味。这样的授课风格当然不能被学生认可。这种情况见于部分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或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④经验式授课:授课教师具有多年的授课经验,能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听课习惯,教学内容准备比较充分,重点比较突出,难点比较清楚,语言比较流畅,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比较好。但由于这种授课风格太大众化、特色不鲜明,学生虽能接受,但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往往不会太高。这种情况见于多数资历比较高的中老年教师。⑤学者式授课:授课教师严格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学生的听课习惯,精心备课,重点突出,难点清楚,语言规范、流畅、生动、幽默,声音响亮而干脆,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这样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样的教师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这种情况见于少数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高年资教师。
以上五种授课风格中,前三者是不理想的,必须加以改进;至于第四种授课风格,尽管教师人数众多,但仍有改进与提高的空间;最理想的授课风格当属第五种,只可惜具备这种授课风格的教师目前还太少太少。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授课教师之间应相互观摩授课,相互交流授课经验,取长补短,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语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与高校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怎样才能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授课水平,笔者认为应该把授课上升到一门艺术的高度来加以探索与思考。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自己授课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素,黄兵.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反思和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35-37.
[2]马依努尔﹒艾则孜.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5):95-36.
[3]宋念艺.浅谈眼科学的授课方式与技巧[J].医学信息,2013(11):35.
附:
作者简介:宋念艺(1962—),男,湖北洪湖人,副主任医师,硕士,长江大学督导员,主要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